ofo|腾讯和阿里被传“世纪和解”,真相没那么简单( 三 )



从工具出发,两大金融支付平台从此也走出了不同的路,微信支付在交易笔数上远超支付宝,但相应地,支付宝的交易金额也远超微信支付。

在新旧力量的升级迭代中,互联网巨头之间的互相屏蔽已成为行业趋势。在阿里系率先发起的屏蔽腾讯系后,2018年开始,腾讯系主动扛起了封杀字节系的大旗。

为了巩固自己在社交平台、视频等领域的护城河,2018年3月,微信朋友圈屏蔽了字节跳动旗下抖音短视频app。除了腾讯的微信外,旗下另一只社交产品QQ,也对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全面封禁。

字节跳动在不久前甚至整理了一份《2018年到2021年字节跳动遭遇腾讯屏蔽和封禁大事记》。

在互联网快速迭代中,无论腾讯系、还是阿里系、字节系,都早已在自己主营业务之外,通过投资布局了纵深的产业链条,彼此在业务上形成竞争对手关系。除了不断投资扩张,通过屏蔽、垄断维护自己的护城河也成了他们狙击新力量的好方法。

只是一场误会?
目前,在互联网上有关这场“世纪和解”的讨论不断发酵,人们甚至开始畅想,如果腾讯与阿里两大巨头互相开放,是否意味着从此互联网将回归此前的开放状态?

王兴说过,有一本书对他影响颇深,那就是纽约大学宗教历史系教授詹姆斯·卡斯所撰写的《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一个观点:世上至少有两种游戏,一种被称为“有限游戏”,另一种称为“无限游戏”;有限的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的游戏玩的就是边界,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

在提及这本书时,美团在玩的就是无限扩张的游戏。从主营的外卖,再到酒旅、生鲜、打车、零售,不设边界一度是美团最鲜明的标签。

当然,美团的无限扩张并不特殊,它也不过是众多互联网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本质上看,互联网重塑了商业社会的基本逻辑,许多无限游戏的开启就是从互联网开始的。

特别是在资本的加持下,投资人和创业者对自己的公司寄予无限壮大的野望,设立了一个从独角兽变成超级独角兽,然后生态化,最终变成一个超级经济体的美好构想,就像今天的腾讯、阿里、亚马逊那样,市值超过几千亿美元,甚至是上万亿美元。

某种程度上看,资本最初的本意正是垄断。而巨头们也刚好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发展模型:无论阿里、腾讯还是百度,再加上今天的字节跳动,都是先在各自领域建立起足以垄断的壁垒。

2011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兴起,百度、阿里、腾讯分别抓住了搜索、电商、社交三大入口,不断提升营业利润,发展成超级航母,并在各自的生态雨林下孵化子业务,持续扩张。近几年,字节跳动凭借短视频这一入口,规模迅速扩张,跻身互联网新巨头。

ofo|腾讯和阿里被传“世纪和解”,真相没那么简单
文章插图

图/视觉中国
但也正是这种野蛮的扩张模式,促使企业们不得不筑起高墙。一方面筑墙可以巩固企业自身的壁垒,建立生态优势;另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挡竞争对手的偷袭。

比如,2017年的情人节,美团悄悄上线了打车产品,当时刚刚经历厮杀劫后余生的滴滴不得已和美团撕破了脸,停掉了滴滴与大众点评的合作接口,两个小巨头自此渐行渐远。在许多年后的今天,美团大力发展打车业务,滴滴也将触手深入了美团的领地,推出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

同样也是在2017年,滴滴空降到ofo的高管认为支付宝无法给ofo很好的引流,就做主将ofo引入了微信小程序,此举引起了蚂蚁金服的不满。据公开信息称,阿里的人专门给ofo的创始人戴威去了一通电话,要求他撤下ofo的微信小程序,同时赶走滴滴这个投资方。彼时,支付宝与微信支付正在打得不可开交。而共享单车作为当时支付工具的重要线下流量来源与支付场景,支付宝自然希望将ofo纳入到自己的生态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