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外骨骼,人类进化新方向( 五 )


FounderPark:人和机器协同的时候 , 反馈机制是怎么形成的 , 机器是如何感知到人的动作的?
徐振华:外骨骼一般包括两个交互 , 第一个是外骨骼和人的交互 , 第二个是外骨骼和环境的交互 。
外骨骼和人的交互 , 交互方式可以是千差万别的 , 各有各的做法 。 有人用IMU传感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传感器的组合)来判定人的姿态 , 其实跟大疆的无人飞机差不多 , 用位置传感器获悉飞机的姿态 , 外骨骼也会有类似的东西可以感知姿态;也有通过压力传感器来检测外骨骼和人之间的相对压力来控制的;更高级的话 , 可以通过肌肉电信号来控制;甚至有一些大学通过非侵入式的脑电来做外骨骼控制 , 现在可以用OpenBCI的国际开源套件 , 在github上找一些代码就可以去做 , 很容易入门 , 但不适合商用 。 因为商业化讲究的是安全可靠、成熟、成本可控 , 包括在恶劣环境下都可以使用 。
目前在泛工业领域商业化的方案还是通过位置传感器 , 一般通过双编码器或者是更多编码器去获得位置信息 , 通过位置信息来预判人体的运动姿态 。 每家的做法不同 , 数据系统和算法不同 , 无论哪一种技术 , 目标都是一样的 , 就是要提前预判人的姿态 。 机器人的响应速度、传感器的传感精度是远高于人的反应速度的 , 所以提前预判是没问题的 , 但是要判断准确还是挺难的 。 因为穿戴外骨骼的人 , 尤其是工业领域 , 动作比较多 , 各种情况都有 , 需要去做很多的预判 。
相比腰部类 , 下肢类的外骨骼会复杂一点 , 不像腰部类的单靠位置传感器就可以获得信息 。 由于下肢类是全身类型的骨骼 , 一般要在足底安排更多的足底压力传感器 , 知道人走路时的重心分布情况 , 包括从足根到足弓到足尖的压力变化情况 , 再通过逆向运动学去反推一些力学参数 。 所以下肢类的外骨骼会更加复杂一点 , 一般偏重载的场合用的多一点 。
FounderPark:外骨骼机器人的产业链目前成熟了吗?
徐振华:目前行业还没有形成标准的供应链 。
外骨骼产品本身比较新 , 很多设计和应用也是 , 它使用的减速机的排布方式 , 包括减速机本体的结构 , 和工业类的外骨骼是完全不一样的 。 早期也尝试过使用一些标准的减速机来做外骨骼 , 可以做出来 , 但是不是最优的设计 , 一旦要将这些产品进行优化、商用化以后 , 就会面临很多的问题 。 比如我们的外出外骨骼应用是穿戴式设备 , 它对重量是比较敏感的 , 所以不可能去使用钢制减速 , 重量基本上已经决定了很多事情无法进行了 。
另一方面 , 因为人穿戴外骨骼之后 , 人体边上要带一些电机配套的设备 , 肯定不能太宽 , 不能像机械臂一样的间有电机突出来 , 旁边也有电机 , 那样会限制人的运动 , 影响行走 , 转动惯量的计算也会出现问题 , 所以需要做得非常小巧、贴身 。 在这些限制条件下 , 已有的减速单元都用不了 。 很多减速器需要做定制 , 包括电机本体也需要做一些小型化、功率密度高的定制 , 来适应不同的设计 。 从伺服原理的角度来说 , 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部件还是在的 , 比如电机的本体、编码盘、反馈单元 , 包括伺服运动控制单元、经典的控制理论以及PID都还是有的 。
但总体来说 , 外骨骼的供应链不是那么的成熟 , 需要公司自己花很多的时间去做一些非常底层的工作 , 比如我们会直接设计减速箱里的单个齿轮 , 包括很多开模所需要的工作 。 这种做法可以降低一些成本 , 因为我们的应用场景是一些偏工业的场景 , 而不是医疗的场景 。 医疗场景的产品毛利率比较高 , 产品售价也会比较贵 , 相对来说工程开发的成本空间会大一些 。 但是工业品强调的是大规模应用 , 比如平时所面临的一些煤矿或者航空公司的企业 , 产品使用人数是在百人到千人的级别 , 这个时候产品的成本就尤其重要 。 所以我们的整体设计全部要围绕着低成本设计去做 , 要保证这是一个人人都用得起的产品 , 在产业上才会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