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小米造车:易也集成,难也集成( 二 )
最后,买下拥有关键人才的DeepMotion团队,得到前视/环视/周视感知系统、自主代客泊车AVP方案等技术支持,为自研驾驶平台铺路。
一边招人,一边砸钱收购,小米成立之初曾靠着集成打法在手机市场和AIoT上迅速起势,由“互联网+硬件+软件”组成的铁人三项一度风靡互联网,看得出如今雷军又把这套招式复用到了造车上。盘子铺好,就要精细化运作了。按照小米的计划,今年小米需要完成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并开始启动汽车设计阶段工作。同步的工厂选址也要动起来。
如今小米汽车总部已确定落户北京,首座工厂大概率也会设在北京,但工厂建设大概需要一年多的时间,从选址到建设到生产线投产,至少两年。后面零部件装配、耐久测试,各种品质测试,也需要一年多。
虽然小米造车的具体战略还未最后落定,但通过这一系列的招聘、并购、投资、建厂等动作,小米的布局已经逐渐清晰:在造车的第一阶段,小米会做成熟硬件资源的整合,驾驶平台是重中之重,会做自研;电池则找国内的电池厂商,定制符合需求的电池。
易也集成,难也集成无论是投资还是收购,这种集成式的组建手段的确是小米汽车起势的有效路径,但也会招来不少人的疑问:小米造车胜算几何?
从雷军既往经验与小米多年的品控积累上看,小米造车是有优势的。
早年雷军曾以投资人身份参与了小鹏、蔚来上市前的融资,在宣布造车后的4个多月里,他频繁走访了长安、广汽、上汽通用五菱、长城、上汽、东风、博世、宁德时代等厂商。所以,不要说雷军不懂电动车,这些年人脉、可借鉴的经验,都极大降低了小米入局的门槛和难度。
其次,虽然手机与汽车相比,不论在体积、零配件数量和复杂程度上都无法相提并论,但小米的供应链控制能力与硬件研发经验,用怎样的标准衡量都不能称之为新兵。同时,其强大的软、硬件集成能力,能更好更快地围绕智能汽车进行生态建设。
而且,小米在制造端大量的布局,以及很大可能北京建厂(北京顺义有一些工厂,具备生产资质,是现成的,小米可以拿来直接用),表明小米并不想走简单的“贴牌”生产模式,虽然这可能会将自身的造车模式加重,但在整合供应链、品质把控、加速量产等方面,确实得益不少。
论粉丝运营和社区建设,小米可是鼻祖。
哪怕是被人熟知的蔚来APP和蔚来社区,也不过是当年李斌偷师小米社区的成果,蔚来NIO Day也是借鉴了小米的“米粉节”。依靠粉丝起家的小米,目前拥有的用户数远超电动汽车行业的其他对手,也是小米造车最大的底气之一。
【 智能汽车|小米造车:易也集成,难也集成】而且,已激活超过2.28亿台的“小爱同学”,不仅可以让小米汽车在诞生之初就拥有完善的语音交互系统,还能为还未上市的小米汽车培养上亿潜在用户。
虽然前期入场有着不少有利条件,但造车不比造手机,深入产业和供应链的难度非一日之功,小米造车起势靠集成,落地也困于集成。
最直接的就是核心技术的空白。据公开专利信息显示,小米早在2012年就开始了对汽车技术相关专利的申请,截止到2020年,小米集团与汽车相关的专利数量已超过800件,但内容多为导航、定位、车联网等相关技术,而动力、储能、散热、自动驾驶等方面都是小米相对空白的领域。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的公开专利信息中,全字段检索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智慧交通等关键词,可以看到,小米专利数据与同样下场造车的百度、华为等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 小米科技|不聊性能只谈拍照!新旗舰反向升级成潮流,拍照手机如何选?
- 华为|别不信!魅族如今处境,雷军早有预料,小米也早已体验
- 苹果|国内首款支持苹果HomeKit的智能门锁发布:iPhone一碰即开门
- 小米科技|预算只有两三千买这三款,颜值性能卓越,没有超高预算的用户看看
- CPU|元宇宙+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公司已投高科技超100亿,股价仅3元
- 小米科技|RTX3060的性能到底如何?相比RTX2060提升有多大?
- 小米 11 Ultra 内测 NFC“读写勿扰”与“解锁后使用”功能
- 智能|地震救人新突破!中科院研制出触嗅一体智能仿生机械手
- 飞利浦·斯塔克|最便宜的小米 12 来了,2000 块左右
- 智能制造|企业转型的新时代,夹缝中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