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集微咨询:“产能为王”下的本土半导体材料供应商迎黄金窗口期( 三 )
为应对日本断供,韩国自2019年起在3年时间里投入5.7万亿韩元的预算,通过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培育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等产业。到目前为止韩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年7月5日韩国方面在一场半导体座谈会上针对半导体材料被日企“卡脖子”两年一事作出了回应,称韩核心产品对日依赖已经大幅降低,半导体材料供应链也已经基本完成。其中韩国氟化氢的自产率提升显著,目前的进口额与2018年相比徘徊在1-2成的水平。
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 国产替代空间正逐步打开
当前半导体产业链正经历第三次转移,从韩国、中国台湾地区转向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呈现阶梯式上升。集微咨询(JW insights)认为,在此过程随着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等本土半导体厂商的崛起,与其配套的本土材料企业将受益,接下去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并不断扩容。
这背后有长期驱动因素也有短期驱动因素。短期因素包括,在需求端,疫情影响消费者生活方式改变,消费电子需求大幅上升,疫情后汽车电子等需求恢复;在供给端,疫情造成工厂供应延期,如日本信越化学断供光刻胶,关键原材料短缺,供给端压力加大。
长期来看,首先,人工智能、5G商业化、汽车电子、消费电子、数据中心等应用领域先进技术的发展,对芯片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推动芯片制程升级,进而带动配套半导体材料技术迭代和产能扩张。
其次,中国大陆承接半导体产业链第三次转移,主要涉及制造环节。根据SEMI数据,2017-2020年全球陆续投产62座晶圆厂,中国大陆占40%(26座),部分处于产能爬坡中;2021-2022年,中国预计将新增8座晶圆厂开工建设,占全球比例近1/3,晶圆厂产能扩张和集中建设将刺激半导体配套材料需求爆发。
第三,国家大基金入局推动企业资本开支、股价和业绩大幅增长,一期总投资规模为1387亿元,其中半导体材料公司仅占比约1.5%;目前大基金二期已进入全面投资阶段,将向半导体材料领域倾斜。据悉,募资超2000亿元的大基金二期于2019年成立,2021年已全面进入投资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仅次于大硅片的第二大半导体材料——电子特种气体,当前也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随着国内取得技术突破的品种增多,国产替代空间被打开。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计,到2024年,国内电子特气行业规模将达到230亿元。目前国内电子特气市场被空气化工、液化空气、大阳日酸、普莱克斯、林德五大外资巨头垄断,国内企业市场占比仅12%,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根据公开信息,目前来看雅克科技、南大光电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得到了大基金的支持,以南大光电、华特气体为代表的气体公司已经切入了国内一线半导体厂商。当前也是本土材料企业难得的窗口期,紧密绑定国内优秀半导体厂商的企业有望最终脱颖而出,实现技术快速积累突破和业绩爆发。
另一个核心半导体材料光刻胶的国产化也有望迎来新契机。根据Cision预测,2022年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5%。光刻胶产业最早由欧美主导,日本厂商后来居上,目前仍保持垄断地位。全球主要光刻胶企业有日本JSR、东京应化、信越化学,美国陶氏化学、韩国东进世美等。
尽管目前中国光刻胶产业规模仍较小,但已有众多厂商积极布局,而在当前国产替代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下游厂商从供应链安全角度扶持国产光刻胶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等因素,叠加国内外晶圆厂扩产潮带来的需求爆发,以及全球光刻胶巨头信越化学受地震影响而断供了部分中小晶圆厂等综合因素,为国内光刻胶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替代窗口期。据悉,目前多家国内厂商开始崭露头角,如晶瑞电材、北京科华等,其相关的KrF、ArF光刻胶已经处于产品验证中,也意味着在KrF、ArF等高端光刻胶领域的国产化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 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地标 中国声谷冲刺5000亿产值
- 三星|试图挽回中国市场,国际大厂不断调价,从高端机皇跌到传统旗舰价
- 蓝思科技|苹果与34家中国供应商断绝合作,央视呼吁:尽快摆脱对苹果依赖
- 他是“中国氢弹之父”,他的名字曾绝密28年,他叫于敏
- 短信|关于5G消息,中国移动取得新进展,微信该做准备了
- 一个时代的结束!中国移动:10086 App将于1月30日起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瞧不起中国芯?芯片女神出手,30岁斩获国际大奖,让美国哑口无言
- 智能手机|全球第17位!App Annie报告:2021年中国人均每天用手机3.3小时
- 本周华为小米相继报出的新闻,让我看到中国科技公司未来发展希望
- 中国电信|在Dolby Week,我见识了真正的杜比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