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集团|雷军都开始造车了,为何李书福却偏要跑去造手机?( 五 )


梦想“造一部好手机”没有错,但是跨界造手机,重心摆错,就很难站稳了。董明珠的重心,放在了手机本身的销量,而不是手机与智能家居构建的生态系统。如果吉利也拿捏错重心,恐怕会重蹈覆辙。
吉利集团|雷军都开始造车了,为何李书福却偏要跑去造手机?
文章插图
因为造手机是问题的表面,而不是问题的关键。
这就接回了上文暂且“按下不表”的『吉利造手机和小米造车相同的第一个逻辑——构建智能生态』。
吉利要通过手机的加入,刺激智能汽车的生态发展,协助吉利完成智能汽车+手机互联的生态布局,进而打造一个更完善的用车体系,促进消费欲望。
近在眼前的生态大战
燃油车产业早已遇到瓶颈,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汽车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高地。
从技术层面看,无人驾驶概念风起,汽车正由人工操控的机械产品逐步向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的智能产品转变;从产业层面看,汽车与相关产业融合,逐渐呈现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化发展特征;从应用层面看,装上智能大脑的汽车将由单纯的交通运输工具逐渐转变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成为新兴业态重要载体。
吉利集团|雷军都开始造车了,为何李书福却偏要跑去造手机?
文章插图
如今,笔者认为,一辆能够被冠以『智能』的汽车应该具备三大特征:
(1)有自己的感知器官与大脑,能够实时采集外界信息,然后通过计算平台和车机OS深度融合,做出车辆决策,且所有的硬件都符合标准化设定;
(2)车辆的ECU控制器在从分布式走向集中式,车辆功能均可以由软件定义,并支持整车OTA更新;
(3)智能网联化,车辆内部与外部网络的通信能力层层打通,可通过5G网络接入车企的云服务端,实现所有大数据的融合决策。
这其中设涉及的技术,很多都是科技公司的拿手好戏,所以无论苹果、谷歌,还是华为、百度,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都跃跃欲试。
吉利集团|雷军都开始造车了,为何李书福却偏要跑去造手机?
文章插图
不难看出,随着汽车逐渐向移动的智能终端转变,汽车与手机的功能界限将越来越模糊,车企与手机厂商的相互跨界,根本目标都在于对智能生态的抢先布局。
吉利转向手机,实现移动与出行智能终端的融合,就是率先发难。
李书福的最终幻想
高考落榜的李书福,拿着父亲给的120元开始创业。
从在广场上给人拍照,到成立照相馆,再转型冰箱零部件销售。没多久就能自己生产冰箱,90年代初在海南投资房地产失败之后,重回浙江制造业。先造摩托,直到1999年,才努力争取到造车的机会。
吉利集团|雷军都开始造车了,为何李书福却偏要跑去造手机?
文章插图
“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当时,李书福就是凭借这句话打动了当时的国家计委主任,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夕,拿到了轿车生产资质。
2010年,吉利完成对沃尔沃的蛇吞象并购,从此崛起;2017年,吉利控股集团收购英国知名超跑品牌路特斯;2018年,李书福又拿下戴姆勒9.69%的股份,成为该集团最大的股东。
吉利集团|雷军都开始造车了,为何李书福却偏要跑去造手机?
文章插图
过往的成功经历,证明了李书福敏锐的商业嗅觉,并且赋予了他果敢行动的魄力与胆量。
建立生态,这件事迟早要做,如今吉利汽车发展到瓶颈,不如就试试造手机这条路能否带来新的生机。
【 吉利集团|雷军都开始造车了,为何李书福却偏要跑去造手机?】如果李书福造手机是一次试错,那么就给他一次可以失败的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