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从淘系做「种草」,看淘宝天猫与抖音电商的边界|双11系列( 四 )


不过 , 主动搜索就是淘宝的基本盘 , 加上淘宝多年来与供应链的深度链接、多年来在物流仓储上的沉淀 , 这些是抖音电商难以在短期获取的 。
对于以内容流量为主的抖音来说 , 电商天花板也很明显 。 基于对抖音流量结构(最多分配百分之十几的商业流量给电商)、算法分发效率等维度的分析 , 李浩认为抖音电商的天花板在3到3万5千亿之间 , 而淘宝天猫已经做到将近8万亿 。
综上所述 , 淘宝天猫和抖音无论在消费者市场还是品牌心目中都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 而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 这正是前者很难获取更多用户时长、动员品牌一起做内容的根本原因 。 李浩对淘宝天猫通过抖音化吸引用户停留的方式也不认可 , 在他看来这只是阿里为了守住行业第一所做的战术防御 , 「在兴趣电商这个模式下 , 抖音就是王者 。 」
交易平台如何「内容化」既然淘宝天猫这样的交易平台不适合用流量平台的方式来做内容 , 那他们的内容化应该怎么做?内容实际上扮演了什么作用?
电商的进化包括三个要素: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 , 信息流的进化主要体现在人货的匹配效率层面 。
内容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达人、算法来提高人货匹配的效率 , 激发内容用户的潜在购物需求 。
但淘宝天猫的核心是货而不是内容 , 如果想用内容平台的方式做内容化 , 在这几个维度上都比不过 。
在今年双11的发布会上 , 淘宝天猫产业发展和运营中心总裁吹雪提出 , 平台正在用户各个触点中不断通过深度的商品内容化完善购物体验 , 让用户的消费决策变得更简单 。
一是通过文字、图片、短视频、直播等工具加强用户对商品信息的获取 。 二是探索不同类目的消费决策产品 , 刺激用户从买单件商品到多件商品 , 比如服饰类目的「搭配」功能、家装家居类目的「3D功能」 , 再比如「xx买什么」会根据不同需求场景、品类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 , 用不同的工具组合货品与内容 , 希望借此帮助消费者更好地决策 。
此外 , 淘宝也在过去一年中推出了购物车抄作业、店铺榜单等以货为中心的推荐形式 。
吹雪还表示 , 在用户购物过程中通过消费决策类的内容和工具提供良好体验 , 是促进转化、最大化用户价值的方式 。
【淘宝|从淘系做「种草」,看淘宝天猫与抖音电商的边界|双11系列】总结来看 , 淘宝天猫的特点是货品足够丰富、以成交流量为主 , 内容化解决的问题是 , 有消费需求的用户如何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 商品内容化呈现、以及不同类目下辅助消费决策的导购工具 , 才是帮助其提升人货匹配效率的有效路径 。 最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淘宝天猫提升收入 , 守住自己的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