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钉钉企业用户DAU创新高:放下规模执念,收获真规模

钉钉|钉钉企业用户DAU创新高:放下规模执念,收获真规模

文章图片

钉钉|钉钉企业用户DAU创新高:放下规模执念,收获真规模

文章图片



2017年8月 , 阿里巴巴CEO张勇与一群老友相聚 , 他点赞高速成长的钉钉“不是变不出的微信 , 是在商务端的异军突起” 。
2019年中 , 钉钉用户数破2亿 , 企业组织数破1000万 , 完成2个“小目标” 。
2020年3月 , 线上开学、复工 , 疫情下 , 钉钉再次突破天花板 , 用户达3亿 , 日活跃用户(DAU)从3000万直奔1亿 , 企业组织数成长50% , 达1500万 , 教育等行业渗透率大幅飚高 。
一波下来 , 钉钉算是“赢麻了” , 各项数据把同行甩在身后 , 除了学生们给APP打一星 , 需要“求饶” , 其他一切都好 。
但烦恼不期而遇 , 随着线下复工复产复学 , 以小学生为代表的教育用户“潮水般退去” , 而企业微信、飞书也投下血本 , 猛赶直追 , 想用私域营销、先进管理(OKR等)、文档协作等“差异化” , 弯道超车 。
其实 , 用户的“退潮”早在2020年7月就已见端倪 。 彼时 , 受疫情初期影响 , 钉钉的月活、日活在2020年3、4、5月达历史峰值 , 但在随后到来的暑期退潮 。
有钉钉内部人士告诉小郝 , 因疫情涌上钉钉的以教育用户为多 , 企业用户占比不高 。
2020年9月 , 完成“浙政钉(浙江省的政务办公)”项目的叶军加入钉钉 , 成为阿里落地“云钉(阿里云、钉钉)一体”战略的关键人选 。 摆在他面前需要解决的 , 就包括用户退潮的问题 。

2021年6月 , 钉钉团队与阿里高层探讨其战略方向 , 讨论最激烈的 , 就是“要规模还是要价值”的问题 。
最终的共识是:要规模、要增长没错 , 但钉钉不要过去单一的用户规模 , 而是高质量的增长 。 从做大规模转向做深价值、做好服务 。
2022年11月 , 第三方机构Quest Mobile数据显示 , 10月钉钉MAU(月活跃用户)为2.37亿 , 达到了最近两年的最高峰 。 同时 , 钉钉上的企业用户DAU(日活跃用户)也在11月达到了历史最高 。
没错 , 高增长是礼物 , 高规模是诅咒 , 这是所有科技大拿必须面对的宿命 , 它们既没有作业可抄 , 也没有功劳簿可躺 , 唯有识变、应变、改变 , 才能打破诅咒 , 力有所逮 , 业有所成 。
规模不是“功劳簿”“对手在抢走咱们的客户” 。 叶军刚接手钉钉时 , 经常会听到老同事的“友情提醒” , 压力山大 。
当时 , 企业微信、飞书都祭出科技圈的传统技能“烧钱换市场 , 补贴求加入” 。 钉钉不能再躺在“用户多”的功劳薄上吃老本 。
之前 , 用户高速增长 , 创造纪录 , 也掩盖了钉钉“ToB价值不深 , 服务不好”的问题 , 所以 , 用户会退潮 , 客户会被撬 。
长此以往 , 做不出商业价值 , 收费的腰杆不硬 , 5亿用户只会成为“甜蜜的负担”:庞大的服务器开支 , 运营成本 , 毛利极低的考勤机、硬件真覆盖不了 。
另一面 , 做不出差异化优势 , 企业微信、飞书的围追堵截下 , 钉钉的市场份额被蚕食 , 也只是时间问题 。
要逆天改命 , 就必须大破大立 , 像《创新者窘境》说的 , 割裂过去的“存量” , 重新补课 。
由此 , 叶军和管理层决定:钉钉转向PaaS(平台即服务)平台+开放生态(曾鸣:生态 , 就是针对特定商业目的、有价值输出的社会化协同网络)合作 。 Ding-Talk(钉钉英文名:钉对话)工具 , 升级成Ding-Work(钉工作)平台 。
此后 , 钉钉只做沟通、文档、音视频、会议等基础产品 , 关停并转其他业务(如点点虫、自研硬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