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行驶过程中 , 由于本身亮度非常高 , 智能大灯自动规避其他车辆是一个基本需求 。 但其实对于行人的规避也是非常重要的 , 在多数行车场景下行人都是交通参与者的核心 。
华为在这方面自研 ADB(Adaptive Driving Beam )遮蔽算法 , 可以通过辅助驾驶硬件感知行人姿态 , 精确控制车灯自动规避人肩以上部分的照明 。 从而达到照明标记行人的同时 , 保护行人防止眩目 。
另外这个算法和前文提到的采用激光光源的方向也是相辅相成的 , 只要能够避免照射其他交通参与者形成眩目 , 那么也就能使用更高亮度的光源实现更好的照明效果 。
生态加持
华为在飞凡 R7 上首发量产搭载了 AR-HUD, 可以实现大量的信息投射在 HUD 中 。 如果能在未来实现和智能大灯的融合信息交互 , 比如在 HUD 中显示导航信息不被别人看到的同时 , 也能在路面上投射车道级的路口引导 , 那么两个信息分流就可以实现高度的融合状态 。 这大概是华为车载硬件生态最恐怖的地方了 。
最后
像素化的大灯在当前阶段的应用其实依然处于一个散乱的阶段 , 比如上文提到的行人交互功能 , 如果行业内并没有一个标准去定义图形 , 那么对于接收到信息的行人来说 , 可能就会出现难以理解意义的情况 , 那这样的交互就是失去意义的 。
因为这样的信息交互不像红绿灯和斑马线一样作为普通人的常识认知 。 所以华为目前也希望能够联合行业和有关部门一起推进图形标准化 , 让灯光智能交互能够在未来真正落地 。
另一方面 , 如果在将来大量的车搭载了像素智能灯 , 那么大量的图形投射可能会对公共的交通路面造成一定的光和信息污染 。 这样的情况也对像素智能车灯行业提出了启用工况和标准的需求 , 这些也是在未来需要整个行业一起推动和解决的问题 。
相关标准法规起草和落地需不断推动完善 , 从底层技术创新到整灯生产制造 , 再到最终用户体验的整合 。 当前 , 高像素智能大灯的全面推广仍然需要整个汽车智能化照明产业持续共同发展和迭代 。
从一体式大灯 , 到现在流行的分体式大灯 , 而分体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前日行灯组整体更形状化和线条化 。 当足够小体积的前照灯能够被落地应用 , 那么未来也许两者会再次合二为一 , 直接融合为一个更小、更能被服务于设计的整体 。 这一点也许能给今后汽车造型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 。
至于新技术和新应用 , 目前留给车企和行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 虽然现在已经实现的东西还没有太多实用性 , 但是新技术是给未来准备的 , 何必用现在有限的眼界去看无限的未来呢?
- 安卓|超安卓、iOS不是说的!华为下一盘大棋 鸿蒙要成未来10年最强系统
- 华为荣耀|HONOR V40,颜色也更加逼真,更加的符合人们的审美
- 华为暂缓2023届校招?内部人士这么说
- 华为nova9最值得考虑的机型,8+256g降到2499元
- 如今已经是2022年|目前最稳的华为旗舰,性能不输mate40pro
- 华为|宝马来都不干!赛力斯:将坚定不移地跟华为跨界合作
- 众所周知红米手机很有性价比|红米note11pro降到新低价,高端不买华为
- 智能手机经过多年的进化|华为p50pocket备受争议,骁龙888处理器让人失望
- 华为|不入耳不伤耳的耳机,sanag塞那第四代空气传导蓝牙耳机简评
- 自从脱离华为旗下之后|荣耀50降到2269元,骁龙778g处理器,仅2000元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