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国产“芯”崛起!南大光电半导体材料获突破,打破美日技术壁垒!

芯片|国产“芯”崛起!南大光电半导体材料获突破,打破美日技术壁垒!

文章图片

芯片|国产“芯”崛起!南大光电半导体材料获突破,打破美日技术壁垒!

文章图片

芯片|国产“芯”崛起!南大光电半导体材料获突破,打破美日技术壁垒!

文章图片


近几年我国在高铁、航空航天、通讯、智能手机等领域的发展 , 确实让许多国人感到骄傲 , 但有一点我们却不得不承认 , 芯片产业链存在一些“断点” 。 如今中美科技竞争日益加剧 , 前有中兴 , 后有华为 , 接连有中企在芯片环节遭遇“断粮” , 所以当下“芯片国产化”问题也已迫在眉睫!

其实我国不乏芯片研发设计企业 , 尤其是华为的海思半导体 , 其打造的麒麟芯片已经能与高通顶级芯片打得有来有回 。 我们不擅长的是高端芯片生产能力 , 而之所以说“芯片产业链存在断点” , 就是说国产芯片其实并没有外行人想象的那么差 。 任正非在与多家高校校长交流的过程中就提到:国产高端芯片之所以无法量产 , 主要是因为光刻机和化学材料被卡脖子 。

光刻机 , 又叫掩模对准曝光机 , 这是制造芯片所用到的核心设备 , 类似于照片冲印技术 , 把设计好的芯片图纸通过光线曝光到硅片上 , 而化学材料 , 通常指的就是光刻胶 。
不可轻视的光刻胶
与我们平常所用到的胶水不同 , 光刻胶又叫光致抗蚀剂 , 指通过紫外光、电子束、离子束、X射线等照射或辐射 , 使其溶解度发生变化的耐蚀剂刻薄膜材料 , 而光刻机在光刻过程中 , 为了不让硅片表面留下痕迹 , 就需要用到光刻胶 。 而光刻胶质量的优劣 , 直接影响光刻机的工艺水平 , 最终会影响到成品芯片的性能和稳定性等 。

光刻胶的生产 , 所使用到的技术也极为复杂 , 而且规格也较多 。 如果按类别划分 , 光刻胶可分为g线、i线、KrF、ArF光刻胶 。 相对而言g线、i线是入门级产品 , 用于436、250-800nm制程工艺 , 而ArF则是光刻胶领域的顶级材料 , 这是14nm、7nm及先进制程工艺芯片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 制造难度也最高 。

长期以来 , ArF光刻胶市场几乎被美日所垄断 , 尤其是日本 , 卡着半导体材料的咽喉 , 自然也成了日本手里为数不多的“武器” , 于是在美命令之下开始对国产半导体进行“围追堵截” 。
中企光刻机材料获突破
令国人感到骄傲的是 , 每一次关键技术被卡脖子 , 国内科研人员总能给我们带来好消息!
据国内权威媒体报道 , 南大光电已经实现了ArF光刻胶产线建设和送检适配 , 并且获得了少量的订单 。 据南大光电表示 , 南大光电ArF光刻胶所需要的配套产品均是自主研发 , 目前ArF光刻胶已经送到下游客户进行验证 。

也就是说 , 南大光电已经突破了ArF光刻胶的关键技术 , 并实现了小批量生产 , 这已经打破了长期以来美日技术壁垒 。
何时大规模量产?
至于何时开始量产 , 想必不少人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 要根据客户需求 。 ArF光刻胶主要用于14nm、7nm制程工艺 , 从我国突破14nm工艺芯片量产也不难看出 , 当国产14nm芯片开始规模量产 , 南大光电的光刻胶也将展开规模量产 , 与上海晶圆厂的步调基本一致 。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 , 南大光电ArF的光刻胶 , 能推动国产14nm芯片的加速量产 , 从而满足芯片市场对更多制程工艺的需求 , 为中国芯片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
【芯片|国产“芯”崛起!南大光电半导体材料获突破,打破美日技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