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盯上她经济的红利,却不懂女性?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锌刻度(ID:znkedu) , 作者:锌刻度 , 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
今年的双十一刚刚落下帷幕 , “她经济”再度成为热词 。 天猫称今年天猫双11交易规模与去年持平 , 纵使整体消费略显疲态 , 但“她经济”相关品类却依旧强劲;抖音电商数据也显示 , 女性购买力远超过男性 , 女性护理行业销售实现高增长、高爆发……
要知道 , 曾几何时 , 消费市场和各种品牌曾一度“看不见”女性 。
比如 , 运动服饰市场上 , 由于以男性消费者为主要销售对象 , 安德玛吸引女性用户的方法为“简单粗暴”地将男性产品“号码缩小并变为粉色”;被冠以"速度与激情"标签的汽车市场 , 也向来与男性强相关 , 车企长期偏爱男性 , 忽略女性;而酒水市场 , 更是常年以男性为消费主力军 , 在各大酒水品牌的广告中 , 酒总是“男人的加油站”……
而时代变迁 , 市场更迭 , “她经济”、“女性消费”和“女性营销”等如今却成为了一股热潮 。 从内衣、美瞳、彩妆等女性消费者为主的行业 , 到运动品牌、新能源汽车品牌和酒水品牌等原本忽视女性需求的行业 , 都开始瞄准女性消费红利 , 大打“更懂女性”的营销牌 。
不过 , “她经济”的内核理应是对女性需求的深度挖掘和尊重 , 不少品牌却只想靠营销分块蛋糕……
女性运动服饰:
“细腰”、“翘臀”和“美腿”都标好了价格
“女性运动服饰是怎么打造的呢?缩小尺码 , 变成粉色 。 ”
“在男性产品上系上了一个粉红蝴蝶结 , 就宣布大功告成了 。 ”
……
这是曾经的运动服饰品牌对待女性用户群体的态度 。 而如今 , 早已时过境迁 。
女性正成为运动市场的新消费主力 , 国家体育总局《2021年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显示 , 女性体育消费显著增长 , 平均总消费达到6362元 , 相比去年增幅近50% , 在购买健身卡及私教课程等方面显著高于男性 。 而CBNData《线上运动市场女性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 , 女性有健身习惯的比例高达7成 。
于是 , 曾经对女性用户不屑一顾的运动品牌一改态度 , 迅速行动——一边是深耕女性市场已久的国外品牌lululemon们开始在中国市场掀起热潮 , 另一边则是一些包括阿迪达斯、安德玛在内的众多运动品牌强力布局女性市场 , 同时 , 还有MAIAACTIVE、ParticleFever粒子狂热和FlippedLab等众多声称更懂亚洲女性需求且专注女性运动服饰的新品牌诞生了 。
这些瞄准“她经济”的运动品牌显然改变了曾经简单粗暴的设计思路 , 似乎的确更懂女性了 。 正如QuestMobile调查发现 , 女性运动服饰从多个维度改变了市场的增长逻辑 。 而市场调研公司NPD的数据显示出其中一个维度 , 即女性消费者的加入 , 使得时尚属性较强的品牌 , 服装占比逐渐提升 。 从产品设计来看 , 女性的运动服饰的确在外观和版型上更费心思 。
锌刻度通过社交平台上各大博主的分享 , 以及电商平台上众多买家的评论发现 , 在国内 , 女性运动服饰最被关注的点除了色彩、大小和面料材质一类的基础问题 , 还包括“是否会卡裆?”、“是否容易露点”、“是否能收住小肚子”、“会不会出现内裤勒痕等尴尬线”等与女性身体结构紧密相关 , 但或许只有女生才会懂的真实问题 。 除此之外 , 也会有许多女性关注诸如“是否能够更凸显蜜桃臀?”、“会不会更显直角肩?”一类与身材细节更相关的问题 。
于是 , 这些痛点成为了女性运动服饰品牌设计的重点 。 无论是粒子狂热还是MAIAACTIVE , 都试图通过线条、内嵌等方式 , 推出“腰精裤”、“云感裤”等产品 , 而紧随这些产品的标签则往往是蜜桃臀、细腰翘臀、天鹅颈等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