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电池:走出长城,直面关隘丨IPO观察

文丨彭苏平
编辑丨李勤
近两年大举扩张的蜂巢能源 , 如约递交了IPO申请 。 招股书显示 , 这家动力电池“黑马”拟募资150亿元 , 用以建设工厂、研发新品 。
按照发行股份占比25%计算 , 蜂巢估值已经高达600亿元 。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 年装机量是蜂巢两倍以上的中创新航 , 今年10月赴港上市时融资90多亿元 , 估值大约也就615亿元(如今已经跌去一半);与蜂巢相当的欣旺达 , 8月新一轮融资投前估值也只有230亿元 。
电动汽车在未来几年会飞速增长的共识 , 加上蜂巢在技术、产品、产能等方面的激进布局 , 共同推动了其融资规模及估值上涨 。
短刀、无钴、叠片工艺等都是这家电池新秀身上的标签 , 更令人侧目的则是 , 其2025年的规划产能高达600GWh——仅次于现在的行业霸主宁德时代 。 一辆车搭载的动力电池容量平均50KWh , 600GWh可供应1200万辆汽车 。
这不是说说而已 。 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显示 , 当前蜂巢已建、在建的生产基地已有9个 , 遍及华东、华中、华南等多个区域 。 据蜂巢能源董事长、CEO杨红新今年9月初的介绍 , 目前投产、在建加上已经签约的项目 , 产能已有300GWh 。
猛烈扩张下 , 蜂巢尚未盈利 。 据招股书 , 今年上半年公司亏损近9亿元 。 相比较而言 , 现在规模同样不大的中创新航 , 已经从2021年开始扭亏为盈 , 去年及今年上半年分别盈利1.1亿元、5801.7万元 。
蜂巢电池:走出长城,直面关隘丨IPO观察
文章图片
蜂巢能源经营情况 , 来源:招股书
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为首 ,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稳定梯队 , 而电动汽车的超预期发展 , 也为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等带来了业绩爆发的窗口 , 蜂巢显然不想错过这个机遇 。
手握资金、订单储备、地方政府支持等多方资源 , 蜂巢算得上第二梯队里的佼佼者 。
但仅有资源也是不够的——大规模量产后的品控、产出与投入的效率、对上游锂矿等资源的把握等等 , 都是考验新玩家们的难题 。 要挤进头部阵营 , 并不容易 。
走出“长城系”
蜂巢能源是车企布局动力电池为数不多撑到开花结果的 。
它的前身是长城汽车旗下的动力电池事业部 。 2018年初 , 长城汽车将其独立 , 由长城控股全资子公司——保定瑞茂出资10亿元成立了蜂巢 。
长城控股是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实控的企业 , 他个人持股超99% 。 因此 , 魏也是蜂巢的实控人 , 此后几年蜂巢多轮增资 , 但至上市前夕 , 通过长城控股和保定瑞茂 , 他仍持股接近40.3% 。
蜂巢独立的时间不算早 。 彼时 , 扶持中国电池企业的“白名单”政策已经接近尾声 , 行业龙头宁德时代也完成占位 , 蜂巢初出茅庐 , 面对的就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 。
但车企的背景让蜂巢迈出了关键一步 。 同样在2018年 , 长城汽车正式成立了新能源品牌欧拉 , 这家在新能源领域相对犹豫的民营车企 , 终于开始加快纯电车的布局 , 蜂巢也顺势壮大 。
数据显示 , 2019-2021年 , 蜂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3亿元、17.4亿元、44.7亿元 ,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9.4% 。 其中 , 包括欧拉在内的“长城系”关联交易占比分别为99.4%、96.1%、82.7% 。
蜂巢的增速已经不错 , 但对比同行 , 它也并没有完全攫取到新能源汽车爆发的红利 。 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背靠长城 , 蜂巢早期并未拿下外部客户 , 规模和增速只能与曾经的母公司高度捆绑 。
关联交易过高是IPO的常见雷区 , 而电池行业本身也是重资产制造 , 单一客户可能造成的体量不足很难支撑长久发展:成本如果摊薄不下去 , 只能流血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