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联合取消满减、配送成本加快上涨,美团三季度却盈利了?( 二 )


用户和商家增长放缓 , 但配送和佣金收入上涨 , 或许和美团在统计口径上将外卖和闪购合并在一起更为相关 。 相对于餐饮外卖的高复购率 , 闪购业务代表的是较高的客单价 。
商家联合取消满减、配送成本加快上涨,美团三季度却盈利了?】闪购业务和外卖共用同一只骑手队伍 , 骑手可利用在午晚用餐高峰外的时间 , 接闪购的单子 , 增加配送频次、提高单均收入 , 最终摊薄整体订单成本 。 不过 , 闪购在用户渗透和品类拓展上 , 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据浙商证券研究所统计 , 2021年美团外卖的年度交易用户达4.4亿 , 美团闪购的为2亿 , 渗透率不足50% 。 较新的数据来自洞见数据研究院 , 截至2022Q2美团闪购的年度交易用户超过2亿 , 约为外卖4亿年度交易用户的一半 。 无论从哪个数据来看 , 虽然美团将已获得的外卖用户定义为即时零售的同一用户群 , 但后者在用户获取上似乎相对停滞了 。
品类上 , 综合美团研究院等的数据来看 , 生鲜食饮仍为核心 。 但随着本地商家资源的饱和 , 美团还需要往粮油食品、服装鞋帽、日用品等方面拓展供应链的积累 。 同时 , 受到价格和更新频率的营销 , 消费者对3C家电品类的即时需求也并不是特别高 。 今年三季度 , 美团和苹果、苏宁的合作令人印象深刻 。 不过 , 美团并未公布iPhone14在自家平台上的销售数据 。
可以给出参考的是 , 美团闪购的主要竞争对手京东到家(包括了小时购业务)截止至第三季度的近一年商品交易总额达到了589亿元 , 同比增长58% 。 美团闪购基于骑手配送网络走向更丰富的商家资源 , 京东则通过收购达达提高履约效率 , 逆行着挤上了即使零售的赛道 。 从财务数据上看 , 业务增收的效果是更明显的 。
商家联合取消满减、配送成本加快上涨,美团三季度却盈利了?
文章图片
最后从在线营销服务收入来看 , 仅8.0%的同比增长率则集中体现出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对美团本地生活服务的冲击 。 在2022年第一季度 , 包括餐饮外卖、到店酒旅和新业务在内的在线营销服务总收入同比增长了23.9% , 其中餐饮外卖的为20.4% , 到店、酒店及旅游的为22.6% 。 到了二季度 , 核心本地商业的在线营销服务收入的同比增长率 , 仅剩1.4% 。
美团称 , 短视频平台在本地服务方面取得快速增长 , 主要体现在满足了“优惠消费和推广需求 , 包括新店开业和促销期销售” 。 从手段上看 , 通过促销、补贴获客 , 已经是美团前期扩张时用过、并已经放弃了的 , 并不是长远之计 。
但同时 , 以喜茶为代表的新式茶饮品牌们 , 联合起来宣布从11月起取消在美团平台上的满减活动 。 这背后当然有某个餐饮赛道自身成本上涨的原因 。 不过 , 也透露出美团提供给商家的赋能服务 , 已经出现了无法和商家提高收入的需求相匹配的端倪 。
关于以买菜、优选、电商等为代表的美团新业务 , 在第三季度的亏损有所减少:从去年同期的100亿元亏损 , 缩窄到了67.7亿元 , 环比相对持平 。
三季度 , 美团持续对新业务进行收缩调整 。 退出北京等多个城市后 , 美团优选的定位变更为“明日达超市” 。 美团团好货事业部则改为团好货业务部 , 并归于美团优选事业部 , 进行整合经营 。 这么看来 , 在“美团的买菜业务和外卖业务 , 是不是互相冲突的?”这个问题上 , 美团已经根据现实情况 , 做出了选择 。
美团的现金还算充足 , 截止9月30日的现金及等价物等共计1116元 。 但关于接下来要怎么走 , 除了谨慎克制 , 美团似乎尚未释放出其他的清晰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