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波AI是什么东西呢?像谷歌、百度的搜索,大量是基于统计的或已经成熟的统计学习,那我们看到说这个大家是已经习以为常,不叫AI,但其实就是上一波我们基于统计学习实现的能够落地的AI。
这一波我们看到由于算力上来了,原先基于白盒的方法已经不能从建模角度handle大量的数据了。那我们其实是能够引入一些新的算法,比如深度学习,当初在上一波没有跑通,是因为算力不够。
那新的算法的特点是什么呢?它是黑盒的,一定程度上我其实不需要知道它的特征是什么样子,那好处是机器自己可以通过样本去学习可能有用的特征。那这样的黑盒一下子就把空间打开了,同时也把大量的数据用得非常好。所以这一波我们看到上一波没有做出来的东西,包括图像识别、语言识别在这一波算力变革里都已经有了实际落地场景。
所以再往下看,我们其实要说从机器学习角度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们谈到人工智能总感觉是隔了一层,回到机器学习角度就比较容易看明白了。但凡这个东西用机器学习的模型能很好建模、很好描述的,都是能够比较好的落地;但凡很难用机器学习来建模的,比方说人的常识就是很难建模的,这个事情跟人的常识相关了,就会变得特别特别难,像自动驾驶因为它需要做人的伦理判断,就很难做。
所以常识比较少的垂直领域比较好做,而通用AI就会比较难做。从机器学习本质来说,它是从样本上进行学习这样的过程,如果一些场景我能很方便收到大量数据就比较好做。如果交付要求比较高,没有数据的,就像这个自动驾驶特别难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人工智能从机器学习角度去看,很多事情会看得清楚一些。
方汉: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以参考李开复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只要人类在5秒钟之内做出的决策行业,肯定会被机器所替代。”我们人类做的工作,在以秒为单位完成的工作,比如说开车以秒为单位,判断人脸你是谁以秒为单位,这些事情人工智能技术完全可以替代。
下面一个阶段是以分钟为单位的人工智能替代。比如我打一个客服电话需要几分钟,人工智能客服能根据你的思路,给你一个比较准确或者满意的回答。再比如说我们最近孵化了一家做人工智能看片的企业,一个有经验的医生通过看片子,就能诊断出你有没有生病,这也是以分钟为量级的。以分钟为量级,逐渐衍生出一种可替代的人工智能技术。
最后一个阶段是比较难的,就是人类以小时为单位的大型博弈。最简单的就是阿尔法狗,下一场围棋基本以小时为单位来绝胜负,这种人工智能是非常少见的。但也正是通过这一阶段,我们才能判断出人工智能目前处在什么阶段。
刘致雅:现在是处在“秒”的阶段,还是“分”的阶段?
方汉:我觉得“分”的阶段开始大规模出现,“秒”的阶段,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有的问题了。比如天天刷健康码,这是以秒为单位的。
刘致雅:AI想要发挥作用,必须落在实际的产业中才能最大化它的商业价值。想请沈总跟我们聊一聊,AI是怎么落地到商业中的?以及方总跟我们聊一聊,投资商业的逻辑是什么?
沈李斌:我们自己觉得乐言科技在把AI技术变成生产力为商家创造价值这方面还是做出了一些成绩。
【 机器学习|AI赋能:技术预期与商业实践应该如何平衡?】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谈,第一个是AI技术怎么落地?第二个是站在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
大家常说,对于人工智能企业要去寻找落地场景太困难了,为什么呢?一定程度上AI是个功能、是一些能力,但它不是业务场景本身的一个东西。作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乐言科技是将“把技术变成客户的业务能力”作为出发点,帮客户做业务的闭环,实现降本增效。我们做智能客服机器人也是这个考虑,它是一个完整的业务环节,能够做端到端的。
- DeepMind首席科学家:比起机器智能,我更担心人类智能造成的灾难
- 将理论注入深度学习,对过渡金属表面进行可解释的化学反应性预测
- 白白胖胖头顶起雾走走停停安全无误在哈尔滨站候车厅内一边消毒一边在室内移动的智能消毒机器人...|火车站里的机器人服务,是什么体验?
- 机器人|售价10万的日本“妻子”机器人,除了生娃啥都能做?太天真了
- 人类的工作会被AI取代吗?如果机器能够深度学习|为什么说AI能作巴赫的曲,却写不出村上春树的小说?
- 新快报讯 记者张磊报道 2021年三季度|线上线下双“IQ”赋能,凯迪拉克LYRIQ打造更高维度的用户互联
- 王中林|华为全球专利榜第四;京东海外开设机器人零售实体店;Oculus遭反垄断调查|科技周报
- 大数据|人工智能步入千家万户,智能机器人的前景怎么样?
- 机器人|中国机器人“独角兽”,抢下国内90%份额,优势还在持续扩大!
- 机器人|老销售是怎么选电销机器人的?如何避坑?这些点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