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难看”的特斯拉,为何能一降再降?|观察室( 二 )


特斯拉凭什么一降再降?
毫无疑问 , 此次特斯拉降价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 它选了一个特殊时机:“国补”正式取消 , 大部分新能源厂家开始涨价 。 各位应该还记得 , 早在去年11月23日 , 比亚迪就提前预告了涨价信息 。 继比亚迪之后 , 广汽埃安、上汽大众、极氪等品牌也相继跟进 。
当然 , 也有一些车企要么选择保价 , 比如岚图、小鹏和吉利 , 要么态度暧昧 , 比如一涨一降的哪吒 。 但没有哪家敢提降价 。
稍微了解汽车行业的人都知道 , 2022年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涨价年” , 国内主要新能源厂家几乎都对在售车型进行过涨价 , 全年零跑和哪吒涨价次数多达3次 , 涨幅最高的零跑高达3万元 , 其余大部分厂家的涨幅则在1万元左右 。
究其原因在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 , 以成本占比最高的动力电池为例 , 其主要材料碳酸锂的价格去年一度飙升至50万元/吨 , 比2020年底翻了10倍 。 在高昂的成本与“国补”退坡的双重压力下 , 新能源厂家不得不提高终端售价 。
事实上 , 在去年“涨价潮”中 , 特斯也没落下 , 前前后后涨了三次 。 随后又降了三次 , 早把之前涨价的福利吃空了 。 那么这一次 , 特斯拉为什么敢赤裸裸地大幅降价呢?
对此 , 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曾通过个人微博表示:“特斯拉价格调整的背后 , 涵盖了无数工程创新 , 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成本控制之极佳定律” , 她声称“特斯拉从‘第一性原理出发’ , 坚持以成本定价 。
“吃相难看”的特斯拉,为何能一降再降?|观察室
文章图片
抛开她说的绕口令 , 我们也必须承认 , 特斯拉是最有资本降价的那一位 。 数据为证:根据2022第三季度财报 , 特斯拉的毛利率虽然有所下降 , 但依然达到了27.9% 。 而被称为“国产新能源之光”的比亚迪同期毛利率仅为15.9% , “蔚小理”们则更低 , 同期毛利率仅为10%左右 。
毛利率是衡量一家企业最重要的财务指标 , 提升办法不外乎“开源节流” 。 开源主要通过获得更大规模的销量增加收益 , 节流主要体现在成本控制上 , 包括降低采购成本、摊薄研发成本、最大限度降低技术使用费等 。
“吃相难看”的特斯拉,为何能一降再降?|观察室
文章图片
就以上几个方面 , 特斯拉无疑是做得最好的 。 单就动力电池的采购成本 , 早些时候 , 宁德时代给特斯拉的电池成本大概在0.76元/瓦时 , 而理想的电池成本则为1.03元/瓦时 , 二者差价约35% 。 原因很简单 , 理想去年交付量在13万多辆 , 大概只有特斯拉的1/10 。
再来看另一项成本:现在主流的国产电动汽车一定会比拼智能硬件和算力芯片 , 30万以上的车型都会配备昂贵的激光雷达 , 少辄1颗 , 多辄2-3颗 , 但Model3与ModelY两款主销车型都没有激光雷达 , 因为马斯克推行的是算法 。 再者 , 特斯拉使用的是自己的FSD驾驶芯片 , 不需要外采 。 全套控制下来 , 特斯拉在智能配置方面的成本明显碾压对手 。
“吃相难看”的特斯拉,为何能一降再降?|观察室
文章图片
还有一项隐形但巨大的成本 , 那就是技术使用费 。 比亚迪的毛利润率为什么在国产品牌中胜出 , 除了电池是自己的 , 另外三电等核心技术也是自研 。 但刚刚起步没几年的“蔚小理”们还达不到这种程度 。 另外 , 相比于国产新能源 , 合资车企所支付的技术使用费更加高昂 , 在无法获得销量规模前 , 他们只能将这一项巨额成本通过车价转嫁给用户 。 而这一项费用 , 对特斯拉同样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