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附近”小店找到“远方”,靠的是“本地”二字( 二 )


在经历了疫情之后 , 本地零售通过服务好社区居民 , 融入便民生活圈 , 再度成为了用户的消费首选 。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附近消费 , 本地零售行业也发展出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 , 本地消费进一步积蓄了复苏的力量 。
“南城香”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 它服务好周边消费者的“味蕾” , 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生长壮大的方向 。
罗振宇在演讲中建议 , 面临增长问题的企业 , 不妨扪心自问 , “要增长 , 默认就得是去远方吗?就是要新客户吗?附近的老客户我们已经服务到位了吗?围绕老客户 , 做深度的服务 , 从给他们提供一顿饭 , 到管好他们的一天五顿餐 , 这个增长的方向咱们已经走到极致了吗?”
他的话不无道理 , 为了追求远方的风景 , 我们越来越不关心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个小世界了 。 但是 , 南城香的故事告诉我们 , 忽略附近其实是忽略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 。

从流量思维到本地思维
过去二十年 , 消费者习惯了在网站上浏览全球好物 , 一键下单、送货上门 。
但以电商为主的消费模式也存在一定弊端 , 大部分物品从下单到收货需要1-3天甚至更久才可以完成 , 消费者无法即需即买 , 即买即用 。 而且 , 网上的图片和收到的实物很多时候存在差异 , 如果牵扯到退换货、退款等环节则需要耗费更多时间精力 。
即时零售就是将空间上的“近”转化为时间上的“短” 。 南城香管好人的一日三餐 , 消费者也可以外卖购置日常所需 。 从午餐晚餐到咖啡奶茶 , 从生鲜果蔬到鱼肉蛋奶 , 从美妆产品、母婴产品到数码小家电 , 即时零售几乎可以满足本地所有需求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即时零售发展报告》显示 , 即时零售近5年市场规模增速达到81% 。 预计在2025年 , 即时零售开放平台模式规模将突破万亿元门槛 。 凯度数据显示 , 仅在2022年一季度 , 北上广深和省会城市的即时零售渗透率提升达7.7% 。

图源:网络
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认为 , 即时零售业态迅猛发展 , 主要受益于线下实体零售的快速复苏和强大韧性 。 线下丰富的供给为即时零售提供了土壤 。 消费者附近的商业形态足以支撑其完整的消费需求 , 加上30分钟送达的配送能力 , 即时零售业态就此繁荣起来 。
事实上 , 因为实体门店在区域内有固定的受众和关系维护 , 多年来一直稳定增长 , 这也是为什么线上消费普及率已经这么高了 , 家门口小商店、水果店依旧生意火爆的原因 。
券商分析师肖缪认为 , 目前线下消费特别是本地零售仍然是消费主力 , 大量线下的实体店以本地服务为主 , 且规模小、利润薄 , 大部分还是个体经营 , 很难加入到全国性的大网中去 , 也无法满足消费者数字化消费的需求 。
这就需要互联网企业提供一个方便接入的全新模式 , 并将传统的“流量思维”转变为“本地思维” , 从过去探索如何线上获客 , 回归到如何深耕本地的供应链和消费市场 , 满足附近的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
比方说 , 同样是准备年货 , 电商店准备的是零食大礼包、牛奶和酒水 , 社区超市备货会更有地域特色 , 更日常实用一些:东北卖草莓、红肠 , 上海卖八宝饭、云片糕 , 广东卖元朗蛋卷、广式腊肠和鸡仔饼 。 年夜饭桌上的简装大瓶可乐 , 也比箱装的牛奶更受欢迎 。
今年春节 , 从押注全国的“最大公约数” , 命中搜索关键词 , 到服务周边一小群熟客 , 切身体验乡亲们缺什么东西 , 这就是从“流量思维”到“本地思维”的具体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