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美团联名信用卡开始焦虑

信用卡|美团联名信用卡开始焦虑


作者 | 周古
来源 | 镭射财经(leishecaijing)
联名信用卡业务 , 已成为美团金融的增长密码 。 仅三年时间 , 美团联名信用卡发卡量超1500万张 , 相比美团金融其他业务板块 , 联名信用卡是为数不多的出圈产品 。
增势与风险齐升 。 美团联名卡发卡量和交易额 , 远超其他联名卡联名单位或代运营平台 , 体量增长的同时 , 美团联名卡的深度合作和联营模式 , 也将挑战传统银行业的业务模式和竞争能力 , 形成银行过度依赖美团发卡的困局 。
另外 , 嵌入美团场景的联名信用卡业务与其他消费金融业务功能重叠 , 从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来看 , 联名信用卡可能会冲击美团金融自营业务 , 降低对美团消费金融产品的粘性 。
增长密码即将失效 。 监管持续整顿金融科技风险 , 头部平台公司的金融业务首当其冲 , 联名信用卡规则也面临重塑 。 美团联名卡产品紧盯资源有限的区域性银行 , 让区域性银行在获客、风险管理等核心业务环节与平台深度捆绑 , 这可能会削弱银行的自营业务能力 。
无论是《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信用卡新规”) , 还是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新规 , 都对银行业机构的自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 同时规范互联网平台在合作中的权责边界 。 尤其是信用卡新规 , 披露了联名信用卡的管理细则 , 对集中度管理指标、联名单位准入、合作内容等作出约束 。
更加严格的信用卡监管政策临近 , 作为区域性银行的发卡机器美团金融 , 可能面临熄火的困境 。 拳头产品增势难以为继 , 美团金融自然也会从梦中醒来 。
发卡机器隐患
不断收紧的信用卡监管政策 , 让美团联名信用卡业务蒙上阴影 。 由于发卡量位居行业头部 , 业务模式采取深度联营 , 相比其他互联网平台 , 美团金融的联名信用卡业务风险也更加集中 。
从美团金融的业务布局看 , 美团联名信用卡打通了美团生态内外场景 , 轻资产的商业模式实现快速变现 , 因此它也是美团金融出圈的希望所在 。 从2018年发行联名信用卡后 , 美团金融成为名副其实的信用卡发卡机器 , 两年就跻身全国首家发卡量超千万的区域联名信用卡 。
美团高层对联名信用卡寄予厚望 , 彼时宣称的目标是同约30家银行达成联名信用卡合作 , 覆盖近3.6亿美团客群 。 在千万美团联名卡背后 , 区域性银行的信用卡自营业务能力较弱 , 甚至不少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依靠美团起家 , 美团联名卡发卡量占比超过90% 。
截至2021年年底 , 美团联名信用卡合作的银行达14家 , 发卡量超1500万张 , 仅去年一年时间就实现新增发卡近500万张 。 美团信用卡业务的高成长性 , 一方面得益于美团本地生活场景的活跃度 , 另一方面取决于区域性银行的发卡弱势 , 而后者正是监管着力整顿改善的内容 。
据统计 , 与美团合作的发卡银行业务集中度呈现结构化特征 , 具有信用卡业务基础的大型区域性银行对美团场景的依赖相对较低 , 缺乏获客、场景、风控能力的区域性银行则非常依赖美团发卡 。 综合来讲 , 美团联名卡合作银行在美团场景内的发卡量集中度较高 。
截至2021年12月 , 青岛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突破300万张 , 在存量信用卡市场中仅用3年实现这样的发卡量可圈可点 , 但这主要归功于美团联名卡 。 青岛银行表示 , 2021年青岛银行的美团联名信用卡具有强大的互联网基因 , 有别于传统信用卡的发卡模式 , 而是依托美团平台“吃喝玩乐”各种生活场景 , 通过互联网引流模式线上快速获客 , 2020 年末累计发卡达到 203.71 万张 。 可见 , 青岛银行信用卡发卡主要依靠美团联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