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华为、腾讯、百度、小米……互联网大厂造车面面观 。
文|一市财经
虎年伊始 , 互联网造车领域“战况”再次上了个新台阶 , 百度和小米两家互联网企业开启“贴脸肉搏”战 。
据悉 , 百度造车项目“集度科技有限公司”已于日前在北京完成工商注册 , 总部将落户亦庄 。 而就在不久前 , 小米也宣布了旗下造车项目“小米汽车”将落户亦庄的消息 。
目前 , 虽然宣布造车的互联网企业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 但“造车”领域的博弈却早已展开 , 如火如荼 。 事实上 , 不只是百度和小米 , 自2021年以来 , 阿里、华为、滴滴、360等多家互联网公司纷纷宣布开启造车计划 , 或推出智能汽车产品 , 开启了新一轮“互联网造车”热潮 。
而除了互联网企业 , 诸如比亚迪、吉利、长城等传统车企也在奋起发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 “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就更不需多言 , 相比后来加入的互联网企业而言 , 这些传统企业具备更多产研方面的优势 。
除此以外 , 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不容小觑 。 数据显示 , 2021年 , 上汽、广汽、长城等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分别达73.3万辆、14.3万辆、13.7万辆 。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靠前的车企中 , 超80%为传统车企 。
如今 , 市场份额正在被这些企业迅速瓜分 , 留给互联网的“造车”时间已经不多了 。
互联网企业造车门槛持续升高
刚刚过去的2021年 , 是“互联网造车”概念极其火爆的一年 , 自年初便陆续有互联网企业造车的相关信息扎堆流出 , 引发广泛关注 。
2021年1月11日 , 百度宣布将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1月13日 , 阿里与上汽、张江高科联合打造的智能纯电汽车正式发布;3月30日 , 小米宣布小米智能汽车业务正式立项;5月11日 , 360宣布投资哪吒汽车 , 正式布局造车领域 。
【汽车|一市财经|互联网大厂“造车记”:虚实之间】其中 , 最为轰动的莫过于小米宣布造车计划 。 2021年3月30日 , 雷军在小米发布会上宣布了造车的消息 , 并将其视为“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 , 51岁的雷军甚至说 , 愿押上人生全部声誉 , 为小米汽车而战 。
尽管“造车”这个口号受到了很多互联网企业的欢迎 , 但是在行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 , 造车的门槛正在变得越来越高 。 可以说 , 这是一场“烧钱大战” 。
蔚来创始人李斌几年前就说过 , “没有200亿不要造车” , 这句话也曾劝退了很多创业者 。 如今 , 李斌又把这个标准往上抬了抬 , 他说 , “没有400亿元可能干不了” , 接着又补充了一句 , “我觉得汽车行业的门槛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很多” 。
实际上 , 不止是李斌这样想 , 同为小鹏汽车的董事长何小鹏也表达过类似的想法 。 何小鹏曾表示 , 造车从0到1大概要200亿 , 从1到100肯定要超过300亿 。 他还拿互联网创业同造车的难度做了比较 。
他说 , 造车比互联网创业的难度 , 真的不止高十倍 , 甚至要高一百倍 , 需要非常多的钱 , 一年融50个亿根本活不下去 。
如今 , 门槛因为互联网巨头的入局 , 又进一步被抬高了 。
- 本文转自:汽车之家2月27日消息|引起热议!小鹏汽车新店开业请道士作法?官方回应:责令停业整顿
- 京东汽车携大V探美孚实验室 机油正品溯源全流程曝光!
- 国产IP|国产IP向左,价值探索向右
- 新公司|万达汽车4天成立5家新公司
- 蔚来集团|蔚来汽车拟以介绍方式赴港上市,蔚小理即将齐聚港交所
- 经销商|小鹏汽车就门店搬迁开展迷信活动道歉:影响公序良俗,已停业整顿
- 辛国斌|工信部: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情况已在逐步缓解,但仍有一定缺口
- 汽车|首发过会,比亚迪半导体为自主汽车芯片发展蹚路
- 小米汽车|蔚来造手机,小米造车:谁更有戏?
- 注销|ofo西安分公司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