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ada|Lazada 10年:走,把货卖到东南亚去

lazada|Lazada 10年:走,把货卖到东南亚去

文章图片

lazada|Lazada 10年:走,把货卖到东南亚去

文章图片

lazada|Lazada 10年:走,把货卖到东南亚去

文章图片


天下网商 朱之丛
编辑 李丹超

“把货卖到东南亚去” , 这个念头从未如此鲜明地出现在付丹脑海中 。
诚然 , 那里是一片沃土 , 是国内少有人涉足的好生意 。
那里却也是一处险滩 , 受交通线路影响的物流体系 , 佶屈聱牙的小语种 , 一切都跟付丹做惯了的欧美外贸大为不同 。
图 视觉中国
在东南亚风行的电商平台Lazada , 虽然早已在功能性和上手难度上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 但此前 , 因其繁多的工具和玩法 , 商家之间流传着“Lazada 985大学”的外号——使用一个平台 , 简直像上大学一样 。
但付丹并不在意 , 只管卯足了劲“下南洋” 。 无数像她一样的跨境商家见证着Lazada发展壮大 , 从一叶勾连中小商家的扁舟 , 扩张到横渡六国市场的巨舰 。
每年3月27日 , 是Lazada的诞生日 。 对东南亚诸国来说 , 那意味着力度不亚于“双十一”的大促;对Lazada来说 , 这是邀约了顶流明星、在线上线下连日举办的周年庆典 。 焰火在夜空中闪烁 , 城市彻夜不眠 。

【lazada|Lazada 10年:走,把货卖到东南亚去】今年是Lazada启航第10年 。 上亿人的生活方式和商业视野 , 在这条航路上被深刻地改变 。

跨境物流的历史性“加速” 空旷!这是Evelyn来到马来西亚“看仓”时的第一反应 。
海外仓被视作提升物流时效、增进消费者体验的破局点 。 这座海外仓足有四五个篮球场大 , 在2017年从当地租来后 , 因为运营效率不及预期 , 一个良好的“出海口”被暂时闲置了 。
曾是Lazada跨境小二的Evelyn在踏进马来西亚仓那一刻 , 体验到了现实的骨感:每日单量不超过100单 , 跨境商品通过马来仓发货 , 送达时间和国内直发相当 , 其成本甚至比直发更贵 。
偌大的海外仓 , 困在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里:单量要先有一定规模 , 才能平抑成本;但缺少前期投入 , 又很难期待单量的自然增长 。
Evelyn觉得有些可惜 , 但更多是发现新大陆的振奋:马来仓有着很好的先天条件 , 它是个免税仓 , 还有电子清关等功能 , “只需要找一个好的业务场景去落地 。 ”
带着诸多未来建设的思考 , 同事们当机立断:提升物流效率 , 优化选品思路 , 减免入仓跨境商家的仓储费用 。 对外 , Lazada高举高打“72小时达”的概念 , 针对跨境商品开辟“72小时达”专区 , 确保从订单产生到货品送达消费者手里 , 不超过72小时 。
那是2018年9月 , 双十一大促迫在眉睫 , Lazada特意包下好几艘货轮运货 。 Evelyn在码头拍下货船到港的照片时 , 既有几分兴奋 , 也难免惴惴不安 。
但她来不及紧张太久 , 突然飙升的出货量像远海的怒涛一样淹没了他们 。 马来仓的每日单量迅速拉升20倍 , 物流团队不得不临时增派了几倍人手 , 甚至部门主管也需要进仓理货、把印着“72小时达”的包裹递送到消费者手中 。 双十一期间船期紧张 , 所有业务团队分班进仓备货 , 保证货品能在开卖前正常入库 。

时间 , 一切都为了时间 。 买卖双方对“物流时效”的敏锐度 , 就像洄游的鱼类感知水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