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加坡做BIM经理:在高度成熟的BIM市场中,怎么搞出有用的创新?( 五 )


目前 , TrimbleSolutionAsia已经在新加坡市场实现了这个平台的商用 , 平台目前的功能容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我们所做的原型 , 包括材料、人员、堆场等各方面的电子化管理也被收录进其中 。
我在新加坡做BIM经理:在高度成熟的BIM市场中,怎么搞出有用的创新?
文章图片
从市场角度去考虑 , 新加坡这5年的技术路径 , 就是实现IDD数字化集成交付的全面普及 , 我们则通过这个项目的成功实践 , 在这条发展道路上留下了难能可贵的足迹 。
故事讲到这儿 , 又想起了当年导师的那句话:
BIMisaprocess.
在这个项目BIM技术执行的整个过程中 , 我们不断地进行人、机、模的交互和管理 , 在这个解决路径中 , 我们既没有提及Revit , 也没有用到算量、深化这些常规的应用 , 而在这个预制构件追踪方案已经层出不穷的大环境下 , 我们仍然把这件事做出了价值 , 得到了业主、政府——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认可 。
这一点 , 可能是我们在今后的BIM技术应用推广中 , 需要多加关注的——过程 , 对人员的精准管控 , 一定是确保应用成果和应用价值得到体现的最重要关键节点 。
数据的录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 除了一些有明确运维和数据需求的项目 , 如何让模型摆脱「空壳子」的尴尬境地 , 这是一个长期需要面对的问题 。
我们一直在考虑数据对于客户有什么价值 , 也应该反过来考虑 , 数据对我们自己有什么价值 。
我认为 , 核心就在于用数据去生成更有说服力的数据 。
同时 , 采集数据和录入数据的过程和工具也非常重要 , 我们需要思考 , 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去做某件事情 , 怎么能够让某件本不应该由他们去做的事情 , 隐含在他们的日常工作行为中 , 不会轻易被察觉 , 但又能够给BIM过程录入重要的数据信息 。
中国在BIM发展道路上 , 比新加坡要困难很多倍 , 一方面是国家地域广、体系多、建筑系统庞大 , 在这样的体系之下很难让人才找到平衡点 , 哪怕是有想法、有思路的开拓者 , 也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障碍 。
另一方面 , 自上而下的BIM应用推广缺乏指导和手段 , 调子定下来之后 , 很难去利用资金扶持、强制考核等实际有效的行为进行把控 。
我在跟同行聊天的过程中发现 , 很多朋友都会迷茫 , 看不太清今后的发展趋势 , 不知道BIM的真正价值是否能够得到体现 , 也不知道大环境什么时候才能给BIM正名 。
我认为 , 坚持初心 , 绝不轻言放弃 , 才是正确的选择 。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既漫长又痛苦的过程 , 方向对了 , 恒心和毅力就是抵达目标的保证 。
好了 , 唐越的故事和观点就给你分享到这儿 ,
「BIM是一个过程」 , 这句话让我想起项飙的《把自己作为方法》 。
项飙讨论的是 , 在这个复杂且多变的世界中 , 个人应该如何看待社会 , 以及如何自处?
唐越思考的是 , 在成熟且浮躁的市场中 ,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一个技术 , 如何实现价值?
很多人会来问我们 , 还有哪些BIM应用点?再来一点 , 多来一点 。 而一旦看到其他项目用了哪些技术的时候 , 又会嗤之以鼻——就这些?早听过了 。 还有新鲜的不?
而唐越的故事告诉我们 , 别着急跑 , 别着急表演 , 把一件事做稳 , 把果子里的汁水榨干净 , 价值会自己浮现出来 。
怎么做稳?就是正视技术的局限性 , 正视PPT和真实世界的区别 。
如果技术还不够自动化 , 那就通过管理去解决 , 同时用现有的技术去做开发 , 让有限的技术尽可能为人服务、为过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