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加坡做BIM经理:在高度成熟的BIM市场中,怎么搞出有用的创新?

本期内容结尾有抽奖菜单 , 奖品是和今天主题相关的一本好书 , 一共抽实体书6本 , 别忘了到文末参加抽奖 。
你好 , 这里是BIMBOX 。
看到标题 , 也许你会以为我们要介绍一个可以照搬的成熟体系 , 或者是一个应用点非常多的、高大上的巨型项目 。
你猜错了 。
今天要给你聊的 , 是一位老朋友@唐越带来的分享 , 他讲述的 , 是在新加坡一个很小的项目里 , 集中所有力量办的一件「小事」 。
我在新加坡做BIM经理:在高度成熟的BIM市场中,怎么搞出有用的创新?
文章图片
说它是「小事」 , 是跟国内很多动辄几十个应用点的大型BIM项目做对比 , 但之所以加引号 , 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事还真不小 。 唐越用他的真实故事 , 给我们国内苦苦挣扎为BIM找出路的人们 , 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启示 。
咱们先用第一人称来给你转述他的故事 , 最后来说说BOX自己的想法 。
你好 , 我是唐越 , 2021年结束了新加坡的9年学习工作生活 , 回到了国内 , 现在我在江苏金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担任BIM事业部负责人一职 。
2012年开始我在新加坡建设局学院(BCAA)系统的学习了BIM技术 , 在学期间 , 永远不会忘掉的一段对话 , 就是导师在第一节课程上问大家的这么一句:「WhatisBIM?」
同学们各种花式回答接踵而至 , 「BIMisRevit」 , 「BIMisasolution」等等 , 而导师在听完大家的答案之后说出了一句经典的话:
BIMisaprocess(BIM是一个过程) 。
可以说 , 这句话从一开始就深深植入了我的脑海 , 就像当年学JAVA时候老师一直强调的一句话 , JAVA是面向对象的开发 。
我们在大力推行全生命周期BIM应用的当下 , 也是在不断探究BIM作为一个过程技术 , 如何拓展应用场景和思路的一个阶段 , 在中国 , 各路神仙尽显技术能力 , 百花齐放 , 然而往往到最后甲方的一句:你能给我带来什么?又让众多大拿沉下心来认真思考这一充满哲学意味的问题 。
近几年来 , 新加坡在BIM技术应用上一直走在前列 , 作为发达国家 , 新加坡不光在经济发展 , 同样在建筑业有着较为领先的技术和思想 , 更重要的则在于 , 整个国家层面对推广BIM技术应用不遗余力的坚定支持 。
新加坡在1997年开始部署CORENET(ConstructionandRealEstateNetwork , 建筑与房地产网络) , 初步建立建筑业数字化信息系统 , 从刚开始的2D图纸电子图审 , 到后期的3D模型E-submission(数字移交) , 最终成功的在2016年将建筑全专业BIM图审落到了实处 。
在这里 , 我不过多赘述新加坡政府和建设局这十几年的过程和研究有多艰辛 , 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 他们制定了目标 , 就要将它完成的这种恒心和毅力 。
2018年 , 我在新加坡的老东家Vigcon(一家本地总承包商)承接了MOH(新加坡卫生局)的一个新建项目——AMK23NH宏茂桥23街区老人院新建项目 , 我当时的身份是公司的BIM部门经理 。
这个项目总建筑面积只有7928平米 , 很不起眼的一个小工程 , 可以说跟国内动辄十几二十万平米的工程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工程 , 却被赋予了新加坡建设局对于BIM项目最高级别的要求——1stClassBIMProject(一级BIM项目) 。
我在新加坡做BIM经理:在高度成熟的BIM市场中,怎么搞出有用的创新?
文章图片
一级BIM项目施工阶段实现路径图
当时公司是懵的 , 我也是懵的 , BIM , 还是1stClass , 就这么小一个项目 , 做什么BIM应用才能达到如此的高度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 , 新加坡的项目BIM执行团队架构以及管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