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黔东南州施秉县城30多公里处,有一个深藏在苗岭山脉折皱里的苗寨—龙塘,200来户人家的村前小桥流水,村中青砖白墙,飞檐翘角,错落有致,仿佛是一个古代江南汉族村落 。
龙塘,一个在普通地图上找不到的地名,她深藏在苗岭山脉的折皱里 。距中国漂城—施秉县城30多公里,离双井镇也有五六公里 。自古以来,远离公路交通要道,偏僻闭塞如世外桃源 。整个苗寨有近200户,98%是苗族,大多为龙姓和邰姓 。龙塘苗寨的习俗和服饰与附近的苗族毫无区别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平常的苗寨,却像一部无法读懂的书,隐藏着许多难以破解的谜 。
当地的苗族是什么时候从哪里来的?据龙塘几位80多岁的老人讲,最初到龙塘定居的是两个人,一个叫邰老抗,一个叫龙九契,他们就是现在龙塘邰、龙两大姓的祖先 。是从江西迁来,至于何年迁入,老人们说不清楚,也没有资料可查 。根据施秉苗族大多从江西迁入这一史实,笔者推测,龙塘苗族迁入当在秦汉时期,这才有汉相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七擒七纵孟获,德服苗疆的故事 。至今,县内尚有如阳河风景名胜区的“诸葛洞”、“武候祠”等许多处与一代名相有关的人文景观和地方掌故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而用古歌来记录历史的民族 。然而,在龙塘苗族的古歌里,除了有两位祖先而外,从清咸丰以往全是空白 。村中记忆力好的,也只能上溯到自己的第十代,至于久远的村民就更不清楚,外人更是一无所知 。这也许与其他苗寨大同小异,不唯龙塘独有 。
龙塘奇特的地方在于,她是一个明清以来,一直居住在江南古民居里的苗族 。200来户人家聚居在一个山冲半坡的斜面上,远处望去,村前小桥流水,村中青砖白墙,飞檐翘角,错落有致,仿佛是一个古代江南汉族村落 。走进村子里,你会发现,这些有着江南明清建筑风格的房屋,建筑风格和所有材料都十分相似,墙上的浮雕彩绘、横匾门联,其内容大多数取材于《孟子》、《论语》等儒家经典,如“树德”之类,全然没有苗族传统文化的痕迹 。
然而,这只是龙塘苗寨的形,而她的神却在于这些砖墙的里面——全为木质结构,没有江南民居的那种雕梁画栋的豪华,而是朴实无华的苗族传统建筑的特色:木地板、吊脚柱、苗族特有的走廊“美人靠”以及嵌在堂屋里的小木桥等等无不具有浓厚的苗族传统文化色彩 。苗汉文化在这偏僻闭塞的山沟里的这种神奇而又神秘的交融,不仅在施秉县绝无仅有,在整个黔东南也十分罕见 。有人说,建筑是无字的诗,是凝固的音乐,她折射出历史的沧桑 。村中随处可见的断垣残壁、碎瓦残砖,现仍在使用的三十多栋古屋,仿佛是一段谁都读不懂的历史 。
据村里的老人说,这些古屋,最新的也有100多年历史,最早的则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的古屋,是古代一次苗汉文化撞击融合的完美结晶 。然而,这次苗汉文化融合的机缘是什么?她缘何而兴盛,又缘何而衰落?为什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她就像一颗天外飞来的流星,只是那耀眼的一闪便在历史的夜空里神秘地消失了 。更令人不解的是,这种苗汉文化的融合,为什么会发生在这偏僻闭塞的龙塘?她既没有向外辐射也没有就地延续 。始于斯,止于斯 。就龙塘来说,自古以来没有出过高官显贵,连县处级干部都没有,也没有出过豪商富贾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上,只在咸丰年间出过一位苗族起义的女将领乌磨夕 。当问到他们为什么会有能力修这种房子,怎么有钱修时,村里人有几种说法,一说是省吃俭用;一说是苗族起义失败后,朝廷少收捐税(一户一年只交一个铜板);还有一说是当地人到湖南洪江做小买卖……这些都难以给这次大规模的苗汉文化融合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注脚 。犹如一个千古之谜,等待有识之士来破译 。
龙塘神秘的地方还不仅在建筑上 。该地区无论从史料上还是从当地的叙事古歌里,都没有作为军事要塞的历史,从所处的地理环境来看,也没有作为军事要冲的条件 。然而,她却像一座坚固的古城堡 。寨后是高崖深箐,寨前有一道3至4米的石砌高坎 。进寨的路都有寨门 。寨中有十多条3米左右宽的犹如迷宫一般的巷道 。巷道两边大多以青砖建筑的防火墙作为天然屏障,没有砖墙的地方,则用当地盛产的钟乳石砌成高墙,据当地人说,这种石头砌的墙,能自然粘合,历经数百年风雨,现仍坚固无比 。巷道全用青石板铺成,经数百年的人踩畜踏,大多已陷入泥中,但从少数露在外面的青石板仍可窥见当年的风采 。这些巷道没有名字和路,又十分相似,陌生人进入其中往往找不到出口,像《水浒》里说的祝家庄 。
寨子的下边,还有一个能容纳数百人的天然溶洞,如遇兵匪,抵挡不住,短时间里,全寨人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溶洞的入口,村民只说在某一家的房内,在谁家,他们都说不知道 。却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败可藏的理想“城堡” 。同时寨中还有十分科学合理的地下、地面沟渠排水系统和布局合理的防火设施 。虽然有的因年久坏损,但大多目前仍在使用,仍在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在这样一个偏僻闭塞的地方,为什么要建成这样一个犹如城堡的苗寨?在这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地方,是谁留下的这巧夺天工的设计?这种将人工与天然完美结合的创意,是不是苗汉文化融汇的产物?她向后人昭示些什么?这又是龙塘的一个难解的谜 。
龙塘古苗寨所隐藏的神秘,也许远远不止这些 。她所特有的苗汉文化神秘交融,极具文化考古价值,然而这种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却随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渐渐消失 。据说龙塘解放前这类古建筑有近百栋,而目前,只剩下三十多栋,而且大多残破不堪,面临被拆除的命运 。
【秉龙塘苗寨之谜】这些沐浴了数百年风雨、见证数百年历史的古建筑,是否也有深宫怨妇“白发宫女在,独坐说玄宗”的无奈?老屋无语,谁能测知?
- 中秋节起源与古代钱塘江观潮故事
- 土家苗寨的草标情结
- 苗族祭神树
- 四川巴中风俗 大巴山火塘
- 七月七石塘小人节
- 龙塘民间雕刻艺术
- 基诺族大公房 小火塘
- 美丽的小池塘简笔画画法
- 满塘莲花塘怎么画
- 淘宝|淘宝店铺流量不稳定怎么办?打造鱼塘,培养老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