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公王庙会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是大埔县三河镇梓里村村民的民俗 。
在大埔县三河镇有个名叫梓里村的村庄,是原国民党抗日名将范汉杰的家乡 。村里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依山傍水,群山环抱,溪流曲绕,风光秀丽 。村民住宅依山而建,居住条件优越 。
每年农历九月十一至九月十三,是该村传统的盛大民俗节日,即“三圣公王庙会” 。这天,全村家家户户都兴高采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杀鸡杀鸭,有的还宰猪宰羊 。全村村民、外出乡贤,各家各户的四门六亲,不论身处何方都能及时赶回来参加这隆重热烈的民俗节日 。村里各大姓,如:范、黄、陈、邓、张、卢等,都很讲究,很郑重,不但供品多,祭器讲究,而且还配有大锣鼓、八音班 。他们抬着猪羊五牲成群结队地到“三圣公王宫”去祭祀 。同时每年还重金聘请江西、福建等地着名的歌舞团前来助兴,整个村庄都沉醉在节日气氛中,成了欢乐的海洋 。
为此,村民及外出乡贤一直以来各尽所能,捐资捐物,出钱出力,修建了规模宏伟的楼台亭阁“三圣公王宫”,在三圣公王宫四周栽上花草树木,现在已经绿树成荫,古木参天了 。在三圣公王宫旁边还搭建了进行纪念活动的戏台、看台 。铺筑了从村里一直到三圣公王宫的水泥公路 。三圣公王宫旁边设有小商品店铺、小吃店,并设有传统民俗节三圣公王纪念活动的理事会,以便平时接收村民及外出乡贤的捐资,管理维护三圣公王宫,主持每年九月十三民俗节纪念活动的有关事宜 。
当地人为什么那么重视大埔三河梓里村九月十三民俗节?
据说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梓里的“三圣公王”原籍不在梓里,而在梓里进去的源坑村,原来是源坑的“水口公王” 。约在三百多年前,有一年农历九月十二的午夜,在梓里、源坑的上空,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霎时大雨倾盆,山洪暴发,洪水猛涨,涨到了源坑村内 。这时水口公王宫成了堵水之物 。洪水一被堵,村中受浸便更严重 。此时,水口公王临危不惧,决定牺牲自己,以保全村 。这样水口宫立刻被洪水冲走了 。水口宫一崩溃,村里的水马上退了下来,村里的房屋庄稼保住了,而公王的塑像则随波逐流,一直漂到了梓里村 。说来也怪,这次山洪对当地没有造成大的损害 。
这公王塑像到了梓里下村的回水处,却在那里徘徊不走了 。有善事者把它打捞上岸,通知源坑的村民出来抬回去 。这时却出现了怪事:原来只有十多斤重的东西,等抬的时候却似有数百斤重,新的绳索用断了好几根,还是抬不走 。这时,人们意识到,公王可能想在此定居,梓里、源坑共水源,保佑梓里同样可以保佑源坑 。于是大家便决定,把公王留在梓里,并建宫安置 。这天是农历九月十三 。以后梓里村人们把每年农历九月十三定为三圣公王的祭祀日,并举行盛大的相关纪念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
【广东大埔三圣公王庙会】 因此,大埔县三河镇梓里村农历九月十三“三圣公王庙会”,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当地人们庆祝五谷丰登、安居乐业、生活美好、幸福的象征 。
- 广东梅州客家佛教香花文化
- 广东兴宁神光山石古大王的传说
- 广东梅州特有的佛家弟子 斋嫲
- 广东平远六吉“迎相公”隐藏的民族情结
- 广东大埔客家生活习俗
- 广东兴宁与“长毛”之乱
- 广东蕉岭黄氏头部拳
- 广东大埔清代翰林张翱
- 广东平远客家先贤程旼
- 广东惠州西湖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