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初创企业百家争鸣,谁能率先打开激光雷达赛道的千亿产业之门?( 四 )
MEMS本身就是微机械的方式,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机械震动是否会带来共振?如何保证可靠性?OPA需要有激光芯片、阵列芯片,两个芯片需要做光纤耦合,光纤的成本和效率如何?OPA+FMCW的读出电路非常复杂,如何优化?
在他看来,全固态Flash系统发射面阵光,一次性成像,系统简洁,可靠性更高,更易达到车规标准。
“OPA方案的技术难度确实更大,但FLash较难做出长距激光雷达,”洛微科技CTO Andy提到,长远来看,OPA或将成为主流。
张浩与他看法一致,OPA路径在可量产性、可靠性、成本方面具备优势,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只是技术的突破难度较大。
因此,在实际做产品中,大家选择技术方案组合时各有考量。
(3)TOF与FMCW,各有侧重
无论是OPA、Flash还是MEMS,目前市面上这些不同的固态激光雷达多数采用TOF方式测距,通过发送激光脉冲来测量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TOF(飞行时间)激光雷达系统工作在波长850和905纳米,接近可见光光谱。因此,最大激光功率受到限制,探测距离存在瓶颈。
TOF的技术发展多年、比较成熟,对应的激光光源成本也较低,但容易受到激光信号干扰。
有投资人认为,TOF方案其峰值功率要几百瓦甚至上千瓦,不太适宜做芯片级设计。“核心在于量产一致性不够好,由于探测器本身不是硅基的,若使用三五族材料,很难集成芯片,如果用多颗芯片去集成,制造成本又会提升。”
FMCW激光雷达则是发出恒定的光流(连续波),并定期改变光的频率(调频),这使得其既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又可以利用多普勒效应精确测量它们的速度。
某初创企业创始人陈安表示,“FMCW(调频连续波)从物理信号层面解决运动目标识别问题,能测量出目标的速度信息,并且激光波长比毫米波小了几个数量级,不仅解决了传统激光雷达的串扰问题,也解决了探测距离和人眼安全的问题。”
Aurora、通用Cruise、丰田等纷纷以收购、投资方式入局FMCW激光雷达,Mobileye更是宣布自研FMCW激光雷达,在陈安看来,FMCW激光雷达将成为未来无人驾驶车搭载的主流产品。
洛微科技CTO Andy持同样看法,未来激光雷达会像摄像头一样,汽车、无人小车等都会装载,在车辆实际行驶过程中,干扰会非常严重,长远来看使用相干探测原理的FMCW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混沌期初创企业如何定位产品?(1)对市场的理解决定了方案
在固态的大方向下,OPA和Flash的成像方式、TOF和FMCW的测距方式都各有优劣,如何选择核心在于创始人对市场的理解。
多位采访对象的共识是,对于技术难度比较大的硬件产品而言,研发一般都需2-3年以上,在选择路线时,首要是要符合市场需求,其次是如何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最后是要考虑产业链成熟度。
选择不同技术路线,对应的产业链及技术难题不同,不同初创企业基于自身技术基因做出了不同选择。
洛微科技团队在硅光子集成技术上有近20年科研和从业经验,选择了OPA+FMCW路线。
采用了自研的天线阵列单元优化排列方式,在芯片设计上,利用算法优化天线阵列数目和布局,解决了分辨率和天线阵元数量的问题,同时在每个阵元相移器的设计上做了大量器件优化。洛微的OPA方案在小于1W的功耗下实现120度FOV和小于0.1°的分辨率。
文章插图
洛微科技CTO Andy表示,OPA+FMCW方案可实现大视角和高分辨率的纯固态芯片激光扫描,解决传统机械式扫描和微机械扫描的成本和可靠性难题,并避免Flash方案的人眼安全和高光功率问题。
- 智能制造|企业转型的新时代,夹缝中求生存
- 文和友|泡泡玛特与飞书达成合作 新消费代表企业加速迁移飞书
- 核桃|核桃编程荣膺“2021中国网·科技企业先锋榜”年度品牌影响力企业
- 业务|传统企业里,产品经理失去了话语权
- 医疗|8家优质企业签约入驻 长三角创新医疗科技产业园启用
- 震慑|丁磊向自媒体致歉,聊聊你不知道的企业震慑媒体手段
- 腾讯|投出公司的总市值顶两个科创板,腾讯在给哪些企业当“后台”?
- 史玉柱|刘强东怒怼史玉柱是土豪,不算真正的企业家!史玉柱终于发起反击!
- 上海这家独角兽企业,把工厂工人变成“超人”
- 腾讯|趣味知识: 三个走向没落的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