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泰合资本,作者丨密叶舟,泰合资本副总裁
2021年以来,智能驾驶在资本市场热度重现:截至2021年7月,共发生融资案例数十起,融资金额达到数百亿元,这其中不乏福瑞泰克超 1 亿美金、纵目科技近 2 亿美金、Momenta 5 亿美金、以及相关领域的地平线 15 亿美金等大额融资。
这个领域持续火热的背后,底层逻辑到底在发生什么样的转变?未来趋势是什么?泰合资本智能驾驶团队结合行业研究及交易经验积累的深度观察,与你分享。
回溯历史,资本市场对智能驾驶的关注始于2017年。彼时,“造车新势力”代表企业理想汽车启动B轮融资、开始布局自动驾驶技术;AI芯片领域的头部企业地平线明确将汽车智能芯片作为公司主要战略方向,被外界视为“中国的Mobileye”。
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技术包含两个主要应用方向:第一,赋能出行服务(含物流)企业,用自动驾驶技术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第二,赋能主机厂,用自动驾驶技术提升驾驶安全性与改善驾乘体验。
在过去近五年的时间里,智能驾驶领域的资本市场投资热点始终围绕在赋能出行服务的应用上,“Robotaxi”“Robotruck”等强调“无人驾驶”的概念最受追捧。
但进入2021年后,我们明显感受到,交付给主机厂的量产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越来越受投资人的关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各主机厂商均以新推出的高阶辅助驾驶方案作为新车核心卖点,市场热情被彻底点燃,从业者、投资人及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方似乎达成了共识:智能驾驶时代将以更快的速度来到我们身边。
作为智能驾驶行业的长期陪伴者与观察者,泰合资本认为,智能驾驶行业已迎来商业化能力的大考,潜力企业们将在2021年呈交第一份“答卷”,稳定量产能力是核心“考点”。我们希望就行业竞争的近期、中期与终局分享三点判断,分别围绕三组关键词展开:
1、量产为王:近期来看,中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将在两年内(2021-2023)到来;
2、 数据决胜:中期,更高阶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核心竞争点是基于量产落地方案的数据积累与处理能力;
3、体系构建:而从终局角度出发,智能驾驶行业的龙头企业必须要构建完整体系,在技术能力、商业模式、产品等方面具有全面竞争力。
一、量产为王,智能驾驶的第一个分水岭在2021年之前,中国的智能驾驶行业还没有出现像传统供应链中博世那样为主机厂提供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但我们观察到,可落地的量产解决方案正在逐渐成为国内企业们的一致追求:
已实现工程化落地的Tier 1(一级供应商)们希望进一步扩大规模:例如,福瑞泰克已经获得数十个车型的L2/L2+项目定点,预计今年内的交付将达到数十万套;
以技术见长的算法类公司希望寻求落地突破:算法类创业公司一向被认为“缺乏量产经验和工程化落地能力”,但类似Momenta这样的公司目前也将量产确认为公司的战略重点,期望在未来两三年中实现突破。
如果说智能驾驶创业是一个长期升级打怪的过程,那么量产就是中国智能驾驶供应商们遇上的第一个BOSS。我们预测,头部的量产级智能驾驶方案供应商会在今年陆续浮出水面。在未来18个月里,这将成为整个智能驾驶领域融资金额与估值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当下智能驾驶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在2020年之前,商用车智能驾驶的商业化始终集中在门槛较低的L0级别双预警类辅助功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驾驶产品。从实际交付的情况来看,L2及L2.5级别的智能驾驶渗透仅仅集中在部分高端车型,且这块市场基本由博世、采埃孚、安波福及电装外资供应商垄断。
- 副董事长|京东方A董秘回复:公司与全球数千家供应商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 攻克|打破日本垄断!售价7亿元的设备被中企攻克,已开始量产
- 蓝思科技|苹果与34家中国供应商断绝合作,央视呼吁:尽快摆脱对苹果依赖
- 小米科技|小米首发?中国自研 5G 芯片正式量产
- 三星|三星:全新 QD Display 屏获 3 项认证,现已量产
- 量产|恒大首车,开上乐视、拜腾老路?
- 造车|苹果造车一波三折 有传闻正接触韩国汽车供应商
- 韩国供应商虎视眈眈 苹果2022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
- 元戎|速腾聚创与元戎启行达成战略合作 推动L4自动驾驶前装量产落地
- 腾讯|自动驾驶年度激辩:量产由三要素驱动,本质是数据的军备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