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胡赛雄:华为强悍战斗力的底层密码( 八 )


在我的印象中华为的研发从来没有说因为哪个产品有bug而把哪个人给干掉了 , 只有那种不积极响应前线贻误了战机而被干掉的 , 因为那是态度问题 , 是责任心的问题 。 产品出问题是能力问题 , 能力问题我们要给人提升能力的机会 , 我们要多把资源用在企业的机会获取方面 , 而不是天天解决这问题、那问题 。
把所有的问题解决了就能拿出一个很完美的东西 , 这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 没有经过大量市场检验的产品也是很难成熟的 , 这点在企业高层管理团队里非常普遍 。

源代码8:企业依赖个人能力 , 还是组织能力
社会就是一个人与人分工协同的关系 , 组织就是用结构能力来补偿个人能力的不足 。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 , 但我们可以把不同的优势做一个组合 , 然后打造一个相对完美的组织出来 。 由于企业里很少有人能想到怎么构建这种结构力 , 所以导致很多人的能力达不到老板的要求 , 最后老板就自己挖坑自己跳 , 发现下面的人不行自己赶紧补位 , 所以经常看见企业家用个人能力去弥补组织能力 , 干多了之后就身心疲惫 , 然后希望定个标准来要求干部员工不断提升能力 。
实际上只要抱着这样的心态基本上都不可能实现 , 因为你是以老板的标准来要求员工的 , 这个标准肯定高 。 如果企业把个人、干部员工的能力标准定的很高 , 那能满足这个标准的人就少了 , 然后你看大多数人都不顺眼 , 最后就是大家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 你只能望洋兴叹 , 希望到哪里找一些牛人来搞定一切 , 但问题是企业里员工不都是在这种想象中招进来的吗 , 原来招不进来将来还是招不进来 , 问题就是出在最前端的假设上 , 因为你不重视结构 。
金刚石和石墨元素都是碳 , 但为什么石墨只能做铅笔 , 金刚石却可以拿来切钢板 , 就是因为同样的元素但结构力、关系力不一样 。 高层如果不花心思打造企业的结构力而是指望通过牛人来搞定一切 , 那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 。
送给大家一句话:企业要提高组织能力 , 要先降低个人能力 , 当把个人能力标准降低后你随处看到的都是人才 , 人才可获得性就容易了 , 这样才能真正把能力建在组织上 。 把这个模具开好后 , 通过这种模具“加工”你想要的人才出来 。 这是我在华为和在其他企业辅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 我认为华为的组织结构能力做的非常好 。 大家不要觉得华为招的人就都是很牛的 , 各个都很鼎盛 。 其实华为每个人也都很渺小 , 每个人都是一枚螺丝钉 , 很多人一离开华为啥也干不了 , 适应社会可能都是问题 。
但为什么在华为这个平台上他可以呼风唤雨呢?我认为就是这个平台好 , 在华为打个电话 , 开个会就可以搞定一些事情 。 但为什么其他企业里就搞不定呢 , 因为没这个平台 , 没这个结构 , 所以你就会感觉到很为难 。 每个人都很渺小 , 没有谁天生就是力拔山兮气盖世 , 不要幻想着花钱就可以买来牛人 , 人才就在身边 , 在于自己发现 , 在于自己培养 。
源代码9:利己思维还是利他的思维
做企业到底是该利己思维还是利他思维?我问过很多老板“为什么要做企业” , 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老板回答都是“为了赚钱” 。 那我就问他们医院是干嘛的 , 他们说医院是救死扶伤的;我又问他们学校是干嘛的 , 他们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 。 我说那为什么其他组织都是利他的而企业就是利己的呢?
我在深圳上课的时候有个搞投资的老板对此非常有感悟 , 他说根据他的观察凡是抱着利己思维的人 , 最后都把企业做死了 , 真正成功的企业都是想办法去利他的 。 为什么利他能实现持久的成功和发展呢?其实企业跟客户之间的服务就跟资本的投资逻辑是一样的 , 资本投资企业也是利他 , 投资企业帮企业解决的是资金流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 抱着利他的方式最后赚的是资本的回报 。 也许有的投入没有回报 , 但投十个项目成两三个 , 他就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