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去年下半年全球疫情反复,对餐饮行业又是一次重大冲击,这种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期间,海底捞国内外餐厅的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海底捞2021年的营收还是同比增长超过40%,预计达到400亿元。
海底捞2021年度的巨亏,是对市场判断以及战略的失误。难能可贵的是,公司老板张勇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快速调整。
长痛不如短痛,300多家门店关闭后,海底捞可以在2022年轻装上阵,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节奏中来。
海底捞的资产质量依然很好。去年6月末手握超过35亿现金,这是公司后续扩张的坚强后盾。而且,千余家海底捞每天一开门,就是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海底捞的经营情况仍然不错。去年上半年超过57%的毛利率,与过去的几年相差不大。
至于外界一直关注的翻台率下滑,直接原因是新开门店需要培育期且分散了客流。2018年,海底捞的翻台率一度达到了5次/天,这个数字是不是越高越好呢?显然不是,长时间的排位等待,也会影响顾客的用餐体验。
于是,海底捞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平均翻台率不达到4次/天,不再规模化开店。相信,随着门店调整到位、疫情得到控制,海底捞达到这个目标不是难事。
以张勇的性格,一旦公司发展稳定之后,他还会带领海底捞继续冲锋。
广东广播电视台经济观察员郭施亮:
过去“翻台率”的数据,成为衡量海底捞经营状态的关键指标。但是,随着疫情的发生,2020年以来,海底捞在一、二、三线城市乃至三线以下城市的翻台率却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迹象。
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海底捞的高速扩张模式遭遇到了沉重的冲击,2021年海底捞净利润的巨亏,更是反映出企业经营战略的失误。伴随着海底捞门店的高速扩张,相关的成本也会水涨船高,在门店数量骤增的背后,同时也是直接考验企业管理能力与员工培训等细节问题。
在全球疫情的蔓延的背景下,海底捞却加速扩张,成为海底捞利润巨亏的直接导火索,资本市场也几乎是用脚投票,对海底捞高速扩张的战略给予了悲观的估值定价。受此影响,海底捞不得不采取了缩减门店等策略,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负担。
但是,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服务本身,同时选材能力与内部管理能力,也是形成了海底捞的竞争优势。不过,对餐饮行业来说,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护城河”,毕竟服务态度、选材等方面,还是会存在复制模仿的问题。
除了优质贴心服务之外,海底捞最大的竞争优势,还是来自于其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并利用供应链优势实现了对餐饮链条上各个环节的赋能。从海底捞的关联企业来看,几乎都有着各自的赋能,并涵盖了底料产品的提供、软件服务的供应以及外送服务等。但是,随着行业内卷化加剧,叠加疫情反复因素,却考验海底捞模式,或许加快转型创新步伐,但更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服务能力、供应链成本、企业品牌口碑等因素。
锌财经责编胡语彤:
首先,关于海底捞扩张战略失策是毋庸置疑的。
【 餐饮|巨额亏损下,海底捞还“捞”的动吗?|钛度热评】2020年,正当全球疫情严重时期,整个餐饮行业都处在萧条态势,海底捞不但没有停下开店的脚步,并且迈向了海外。一年半多时间,海底捞在全球的新增门店数量达到843家,新门店的营收虽没有具体数据披露,但翻台率的缩减能一定程度体现。2020年,新开门店的平均翻台率由4.1次/天下降至2.8次/天,2021上半年则只有2.3次/天,同期也都低于老门店的翻台率。
- 餐厅|餐饮上市争夺战:二度抢跑的乡村基
- 复兴|餐饮老字号们的复兴故事
- 优鼎优|亏损38亿,“抄底”失败的海底捞,副业也遭重创
- 涨价|餐饮品牌们为何集体涨价?
- 杨国福|杨国福等10余家餐企竞相IPO,餐饮上市潮来了?
- 餐饮|再见,旧金山最后一家大型中餐馆
- 阿里巴巴|又一电商巨头诞生,市值超200亿,阿里是第二大股东,却年年亏损
- Java|餐饮管理系统源码JAVA
- 餐饮品牌|餐饮品牌们为何集体涨价?
- 白猫|单台亏损超万元!欧拉品牌CEO:黑猫、白猫没停产 遇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