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再来看海底捞,其本身也或多或少有一些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就是2019年之后海底捞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的情况之下,依然在进行大规模的扩张,这种扩张不能说有错,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明白,对于海底捞这样的企业来说,大规模的扩张其实是有巨大的风险的,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海底捞是以服务起家,但是服务的培训和人员的管理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海底捞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积累的话,疯狂开店就有可能出现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我们看到去年海底捞出现过多次消费者比较关注的服务问题,其实也体现出来海底捞在疯狂扩张过程之中呈现的问题或者危机。
第三,从海底捞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当前海底捞依然处于一个发展的转型阶段,毕竟从原先的一个小而美的火锅企业变成如今的上市巨无霸,海底捞实际上需要有比较多的市场的转型和发展,如何能够系统化的进行市场的扩张和发展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难事。海底捞现在必须要学会如何能够降低自己的管理成本,提升自己的管理效率,在不降低服务水平的情况之下,让自己的扩张呈现出有条理,有针对性的扩张,真正来提升自己的市场效率。
野马财经副总编辑缪凌云:
海底捞此番业绩暴跌的原因,一方面是疫情的反复,另一方面,在于它高估了天花板。
资本市场发展数十年,一直鲜见线下餐饮上市公司,原因之一就是难以标准化、规模化。近年来,随着管理理念、技术水平,以及资本的介入,才引发了相关企业上市的热潮。
可以看到,呷哺呷哺、巴比食品、七欣天、乡村基、和府捞面、杨国福,这些已经成功上市,或者正在冲击IPO的企业,都是线下餐饮中相对容易规模化、可复制的细分行业。
而标准化最核心的是味道,一个品牌,如果无法将味道保持在水平线之上,便难以扩张。
提起海底捞,大家常常想到它的服务,它的师徒制,但这些只是加分项,不要忘了,早在2016年,海底捞火锅底料供应商颐海国际便已分拆上市。
不过,味道的标准化,是线下餐饮行业走进资本市场的钥匙,决定了企业的下限,却也成为了限制它成长的枷锁。
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即便再喜欢,也很少短时间内重复去某一个餐厅(加入了便捷属性的快餐有所不同),多样性是餐饮的必备属性,尝鲜是食客们永恒的话题,在此背景下,火锅无法独占餐饮市场,海底捞更难以独占火锅市场,或者说,已经触摸到了自己的天花板。
航通社创始人李书航:
海底捞掌门人张勇之前在公开场合曾多次“语出惊人”,早就说过海底捞“名不副实”,“作为最大股东是不抱希望的”。
但大家基本都把这当成是马云、雷军等都说过的所谓“大佬语录”,是谦虚。当然后来张勇也成了新加坡人,提早给自己做了防风险布局,符合他向来表露的判断,可谓知行合一。
时至今日,海底捞的就餐体验已经跟“(过度)服务”深度绑定,一些形容海底捞服务员的段子也帮助固化了这一印象。由于海底捞招募的服务员是平时相对比较受苦的群体,给的工资待遇也相对丰厚,是能抵得上对顾客笑脸相迎的代价的,这就成为一个良性的模式。
曾经的机场畅销书说“海底捞你学不会”,其实看下小弟茶颜悦色就知道,复制这个模式远没有那么困难。重要的是,海底捞的服务本来就是其标准化的一部分,所以一个本来就被设计成可复制的东西,当然是别人可以学的会的。
但我们也恰好可以从茶颜的关店做一个对比。在茶颜宣布关闭大本营长沙店铺之前,是给员工普遍的降薪,以及对服务流程相比以前更严苛的要求,钱变少了,事变多了。因此,在组织架构仍然是针对以前高速发展时的要求而设立的时候,对待遇不满的基层员工进入全员2000人大群,当着所有人的面跟老板吵架。
- 餐厅|餐饮上市争夺战:二度抢跑的乡村基
- 复兴|餐饮老字号们的复兴故事
- 优鼎优|亏损38亿,“抄底”失败的海底捞,副业也遭重创
- 涨价|餐饮品牌们为何集体涨价?
- 杨国福|杨国福等10余家餐企竞相IPO,餐饮上市潮来了?
- 餐饮|再见,旧金山最后一家大型中餐馆
- 阿里巴巴|又一电商巨头诞生,市值超200亿,阿里是第二大股东,却年年亏损
- Java|餐饮管理系统源码JAVA
- 餐饮品牌|餐饮品牌们为何集体涨价?
- 白猫|单台亏损超万元!欧拉品牌CEO:黑猫、白猫没停产 遇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