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外国企业由于在IGBT领域起步较早通常都采取了IDM模式,国内企业则由于起步晚大多采用Fabless模式,由此一来,国内与国外IGBT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发展时间短成了最大劣势。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高铁自主建造,中车株洲在收购丹尼克斯之后就开始了也面临一个十分困难的选择,一种是将丹尼克斯的6英寸IGBT产线从里到外直接复制到国内,快速实现产业化生产,以满足国内IGBT供给;另一种则是坚持产业技术升级,在原有的6英寸IGBT产线基础上加强自研建设8英寸IGBT生产线。当时两种方案在中车株洲内部讨论也十分激烈,毕竟作为国企而言,中车其实比较偏向第一种短平快,能为企业快速带来成果收益的建设方案。
最后结果是,中车株洲研究所董事长丁荣军力排众议,提出基于丹尼克斯的技术,充分吸收IGBT的创新发展成果,果断拍板建设8英寸IGBT生产线。“不能总是追赶别人,我们要超越。”
文章插图
比亚迪与IGBT
在IGBT行业,如果说中车是国企IGBT吸收引进的天花板,那么比亚迪可以称得上是民营企业中技术吸收引进的天花板了。
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构成中,动力电池占比最高,其次则是IGBT。作为与动力电池电芯齐名的“双芯”之一,IGBT占整车成本约为7-10%,是除电池外成本最高的元件。
文章插图
尽管IGBT对于新能源车如此重要,但目前的国内车企中唯一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的车企只有一家比亚迪。
在2021年,受疫情影响,各大芯片厂产出有限,而由于芯片断供,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自己的产销寒潮。
比亚迪的造车经历很微妙,在所有的老牌车企中它是最年轻的,而在所有造车新势力中,比亚迪又与其他品牌老得不像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比亚迪与其他车企的很大一点不同在于它的出身,比亚迪最初围绕手机电池开展业务,主要帮助手机企业提供镉镍电池,在那个人人出门兜里都要揣一块手机电池的年代,比亚迪凭借中国独有的时代特色,吃到了第一波红利。
文章插图
关于比亚迪为什么从手机电池转向造车,大众传闻是王传福非常看好未来市场,于是就收购了秦川汽车开始了自己的造车之旅。
从技术出身的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深知芯片,尤其是功率器件对于能源汽车的关键意义,于是从2004年入局IGBT芯片领域。
2008年,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发布公告称:比亚迪以1.7亿元收购宁波中纬半导体公司。本靠着收购秦川汽车已经占据汽车领域一席之地的比亚迪一下子来到了风口浪尖,因为所收购的中纬半导体在外人看来是一个纯粹的骗补企业。2002年,台湾留美博士冯明宪与蔡南雄两人来到宁波,开始向当地政府宣扬自己的低端市场观点,认为政府补贴不应当一味支持高档项目,即便有些项目较为低端,但市场存在时间更久,发展更成熟,也应当得到支持。凭借这套理论,二人顺利在宁波保税区开设了宁波中纬电路工厂,分次投资2.49亿美元,引进台积电1980年代的6英寸半导体生产线,成为宁波市第一家半导体生产企业。根据中纬半导体的预测,该工厂将年产6英寸芯片24万片,实现产值8400万美元,其中50%用于出口。但是就算是等到中纬半导体资不抵债的那天,其产能峰值也不过1万片每月,根本达不到当初的预期的一半,发展到最后甚至出现了台湾高管套取公司资产的丑闻。到了最后,在资金不足、产线老化、无法增大产能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纬半导体最终惨遭破产,流落到拍卖的境地。而这个买了这个浙江政府投资30亿最后失败收场项目的“冤大头”正是比亚迪。
- 努比亚|努比亚氮化镓四口充电器明日开售:3个Type-C都支持65W快充
- 雷达|速腾聚创获新一轮战略融资,比亚迪、小米等投资
- LED尾灯|比亚迪汉DM-i、DM-p确认采用19英寸五辐式轮毂+“中国结”LED尾灯
- 漫威超级英雄片《莫比亚斯》,普通人变身狰狞的“假吸血鬼”
- |努比亚Z40 Pro评测:六千多的机子没它性能好?!
- iphone|努比亚Z40 Pro正式发布;折叠屏iPhone或支持手写笔
- 华为|努比亚Z40Pro引力版配置速看:首次支持磁吸充电,相机方面是亮点
- 百度|放弃华为!比亚迪智能驾驶伙伴换成百度
- 努比亚一口气发布八大配件:一图看懂努比亚 Z40 Pro 发布会
- osen|绑定百度、投资速腾聚创!比亚迪为何频频出手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