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部的KPI,究竟应该是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芋艿和猫说(ID:taro_cat) , 作者:岚岚、聂军 ,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市场营销的关键绩效指标(KPI) , 词如其名 , 是个关键的命题 。 业内对此一直不乏讨论 , 一线的营销人却总有点讳莫如深:
“如何判断品牌投入的效果?”
“KPI是否要和销售挂钩?”
“CPM和曝光量是通用的评判标准么?”
“品效合一的指标如何达成?”
“市场和销售的ROI怎么区分?”
……
还有很多业内文章明明是以KPI作为标题 , 比如我记得有一篇《市场部定什么KPI , 可能2/3中国老板并不懂》 , 但写了半天 , 还是没有写出KPI究竟应该是什么(那干嘛吐槽中国老板) 。
不过 , 话说回来 , 衡量市场营销的指标确实并不容易设定 , 原因在于:
多元市场活动难以归类:PR、广告投放、创意病毒、明星代言、社交媒体运营、大促推广……这些如何归类 , 是用同一指标衡量还是各有各的尺度?
心智影响难以界定:相对而言 , 价格调整更容易激发当期行为 , 而心智层面的的影响则难以直接观察和量化;
决策过程难以归因:从认知到决策的过程本身非常复杂 , 且个体差异大 , 无法设立统一的影响力归因系数 , 还有调节回路和滞后效应的影响 。
然而 , 无论从营销本身的价值自证 , 还是从指导、评判和反思的意义上 , 都非常需要一个明确、清晰、真实的指标 。
什么才是合理的KPI , 我们认为 , 需要具备至少三点:
1.方向指引性 。
2.实操性和可衡量性 。
3.和业务结果(企业经营指标)强挂钩 。
满足以上三点 , KPI才有实际的意义 。
这个意义既在于对工作是否成功的客观评判和反思 , 也代表了MKT工作的价值量化 。 不一定适用在所有企业的任何模块 , 但是尽量覆盖主流的营销活动;不一定能得到所有行业人士的认同 , 但希望能更进一步的推动指标建立 , 不让模糊性掩盖市场工作的真正价值 。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 有点长 , 因为包含了推导逻辑和实际应用 。 建议全文食用 , 当然直接跳第三部分看结论也行 。
大原则;
一些常见的误导指标;
品牌和营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KPI;
根据目标定战略;
围绕目标组团队 。
好 , 开始吧:
一、大原则
其实 , 市场部通常不是没有KPI , 而是KPI太多:一方面 , 我们总是认为 , 一次市场活动能达成很多维度的目标 , 背后心理其实有点“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意思:销量不OK?但曝光不错呀 。
口碑争议大?但是热度达到了呀……
说得直白一点:这么设定不够坦诚 , 有点自欺欺人 。
另一方面 , 站在不同业务职责和视角上 , 对KPI的理解和期望也不一样 。
因此 , 要获得真实客观的指标 , 需要击破表面的林林总总 , 深挖到最核心的层面 , 即第一个原则:单一维度指标 。
即确定唯一的指标 , 而其他方面的效果即使达成 , 也只算溢出和补充 , 唯一指标没有达成 , 就是没有达成效果 。
从逻辑思维角度看 , 即挥动“奥卡姆剃刀”大杀四方——把多余毫不留情剔除 , 只留下最简单的本质因素 。
把奥卡姆剃刀用到极致 , 就意味只能用一个原因来解释系统 。
如果有人逼着你说出一堆因素下面的那个底层因素是什么?
简化4条?不行 。
简化2条 , 也不行 。
直到找到那个1 , 这件事才叫解决了 。
同理 , 标准的唯一性 , 有助于我们看到最本质:没有模棱两可 , 也没有糊涂账 。